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视频 | 老外吃货中国过大年
新京报 记者 郭延冰 王飞 沙雪良 编辑 张英
2021-02-17 13:32
他们对饺子、火锅、筷子都用得比较溜儿,认同中国人分享红包的文化意义,不过对中国年轻人春节会遭遇父母长辈“逼婚”的情形不太理解,并且表示,自己有女朋友也不会告诉他们,除非决定结婚。



包饺子、贴春联,“老外”过春节


“这是披萨,不是饺子!”


“这是烧麦,不是饺子!”


当大卫把韭菜猪肉馅儿的饺子涂抹在饺子皮上,身边的贾非不时纠正他的做法,并用两个字评价大卫:“老外。”


最近,大卫、雨果、贾非三人一起做了一档短视频节目,聚焦各种中国特色小吃,比如灌汤包、烤腰子、棉花糖、臭豆腐、糖葫芦、烤红薯、跳跳糖……节目中,贾非常常是一副中国通模样,批评、教育另外两位“老外”,令人捧腹。


正月二十九下午,在朝阳公园附近一处公寓里,大卫、雨果、贾非在朋友家过年,一起尝试包饺子。


这是三个异国青年首次一起在中国过春节,也是雨果和贾非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


“以前学校放寒假了,我会回国。今年机票没有,法国的疫情不太好,再回来很难,在中国也很安全。”雨果说。


23岁的雨果,来中国已有4年多,目前在对外经贸大学学习商业管理。


22岁的贾非两年前来中国,第一年与雨果是同学,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金融专业。


腊月二十九的下午,他们不但尝试了包饺子,还在朋友家门口贴上了春联和倒立的福字。


春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福星高照。


春联上说的什么?三个人面面相觑:不懂。


2月10日,三人展示春联:一帆风顺年年好(贾非);万事如意步步高(雨果)。横批:福星高照(大卫)。


不过大卫知道,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他感兴趣的地方。


与雨果、贾非不同,大卫7年前从厨师学校毕业后来到中国,做过餐厅厨师长,与人合伙开过老年人照护企业,目前在北京开餐厅。



“我用筷子跟中国人一样”


“饺子,我喜欢吃猪肉虾馅儿的。”大卫说,法国有很多中餐馆,他在法国时就已经接触过饺子。


2月10日,中国朋友为他们演示饺子的正确包法。


贾非也是来中国之前就接触过饺子,不过他不喜欢吃水饺,更喜欢煎饺。他无肉不欢,喜欢吃鸡肉、猪肉馅儿的,不喜欢素馅儿饺子。


雨果是在中国妈妈家中第一次吃到饺子,从此喜欢上了这种中国食物。除了饺子,雨果还喜欢吃包子,特别是小笼包,还有火锅。


2月10日,雨果(左)、大卫(中)、贾非(右)展示他们包好的饺子。


“3年前我去重庆,10天吃了10个火锅。”雨果说,重庆的火锅特别好吃。涮虾滑是他的最爱,涮豆腐、蔬菜、肉、内脏等也都喜欢吃,不过他拒绝吃血块。


大卫也喜欢吃火锅,“一星期可以吃七次,越辣越好”,但他无法接受内脏。


贾非对火锅的要求,是要有肉,尤其鸡肉,“可是火锅里没有,这是特别大的问题”。而且,他觉得火锅太辣会坏肚子。对此,雨果提出了解决方案。他说,在重庆时吃过一种药,吃了就不会拉肚子了。


饺子煮好了,已经下午三点多,三个人凑在一起,抄起筷子,蘸上醋和辣油,狼吞虎咽起来。


“筷子很好用,比叉子好用,也很简单,吃饭,做饭,都可以,还可以拿钱。”大卫笑着说,自己刚来中国时,参加过一个比赛,要把一些花生从一个碗里夹到另一个碗里,“我是最快的”!


2月10日,“我用筷子跟中国人一样。”贾非表演用筷子在空中接住花生米。


雨果自称“用筷子的高手”。他说自己特别喜欢亚洲的饭菜,在法国就经常去中国饭馆、日本饭馆用餐,所以来中国前就已经会用筷子了。


“我不是一个筷子高手,我用筷子跟中国人一样。”贾非两手一摊,不甘示弱,相当“凡尔赛”。他认为:“在中国,你必须用筷子,这是中国文化。来北京,就要适应中国的文化。”



中国红包与法国白信封


说到中国的春节文化,雨果的突出印象,是放鞭炮。雨果回忆,4年前刚来中国时,在中国妈妈位于五环外的家中,他观看了燃放烟花爆竹,形成了他对中国春节的深刻记忆。


2月7日,前门大街,三个老外在新春花坛前录制视频,给朋友们拜年。


大卫说,以前他在后海看过烟花,一个小盒子,巨大的声响,很美,当时还可以放烟花。贾非表示,自己来中国两年,还没有看过放炮。


“中国人春节会发红包,”大卫说,发红包的重点,不在给多少钱,而是代表了美好的祝福,一种分享的观念,祝你发财、快乐、好运。


雨果来中国后也领过红包。他说,大学老师在微信群里会给同学们发红包,自己最多时抢了50块钱,他认为老师很“有钱”。


法国有没有红包?雨果说,没有。自己过生日时,奶奶会给一个白色信封。收到信封,要当面说谢谢,但不打开。出门之后再打开看看,给了多少钱。


信封里有多少钱?雨果说,可能是50欧元,或者100欧元,“如果奶奶特别偏爱你,可能会多给一点”。


贾非接话说:“我会当面打开,看看你有多爱我。是1000欧元、500欧元,还是50块钱。”


听了这话,大卫和雨果笑作一团。雨果解释:“在法国,这是很没有礼貌的行为。”



“我有女朋友,也不会告诉他们”


春节,是中国家庭团聚的节日,人们喜欢串门拜年。这也是贾非对中国春节的印象:跟家人在一起,给长辈拜年。


在法国,有类似的节日吗?大卫想了想,说,没有。法国人只在过圣诞节时会全家人一起吃火鸡,其他节日比如元旦,则多是朋友一起玩,并没有什么必吃的食物。


每到春节,一些单身的年轻人在给家族长辈拜年时会面临严重的精神压力。对中国的“逼婚”文化,大卫表示自己毫无压力:“如果你四五十岁了,会问;二三十岁,不会问。”


“我的家庭,对我也形成压力,是否好好学习,以后想怎么挣钱。有没有女朋友,不会过问。”雨果说,“我有女朋友,也不会告诉他们。”大卫点点头:“我也不告诉他们。”


贾非说:“我父母不喜欢我有女朋友。因为他们要我先毕业,再交一个女朋友,马上结婚。我们的文化要求的 。这时候,我才可以带她见父母。”


一年前,在大卫的餐厅里,雨果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会时与大卫结识,成为经常一起玩的朋友。


2月7日,大栅栏商业街,面馆门口的模型引起雨果(右)和贾非(左)的兴趣。


贾非对北京最大的感慨,是北京有很多高大漂亮的建筑。大卫对中国的感慨,是中国人有很多钱。大卫说,很多法国人没有来过中国。以前自己觉得中国人没有钱,现在发现中国人的钱比法国人多。


雨果的父母1994年曾来中国旅游,雨果说,当时中国人都骑自行车,如今自己来中国,看到很多很多汽车。在法国吃过的饺子,也跟在中国吃的不太一样,“中国文化中,家庭很重要,这很好”。


贾非说,他现在的梦想,就是吃中国各种著名的菜,“去不同的城市,吃不同的小吃”。


2月7日,鲜鱼口美食街,贾非(左)、雨果(中)、大卫(右)一起品尝羊肉串,他们平时非常喜欢和朋友们一起“撸串”。


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王飞 沙雪良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英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延冰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就地过年│这个春节的“打开方式”有点特殊,却很暖

相关推荐
抖音生活服务启动“宝藏菏泽”活动,助力菏泽团购订单同比增长96%
新京号
小碗红肖梨下月上架山姆、华润
新京号
从天水麻辣烫到荣昌卤鹅:中国城市“接棒式发热”带来了什么
智库
不挑车型的休闲自驾线!1300公里,解锁巴蜀最宝藏的风光!
新京号
起底直播间神药② 评论区暗藏功效宣传,叶黄素产品擦边近视防控
健康
交易额增长超九成!“China Travel”邂逅中国年
新京号
3、4月出发正好!这条超绝赏春环线,即将引爆自驾圈!
新京号
头条 | 刚刚发布!“职业闭店人”“提灯定损”上榜!
新京号
百万点赞!临泉这位面馆老板,火了!
新京号
国内最早登场的春色,已进入最佳观赏期!收下这条自驾线,随时走起!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