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今天(2月9日)下午,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介绍,为了确定新冠肺炎致病体在暴发前几个月对发病率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团队对武汉某医院类流感样病人的成人哨点监测数据和湖北省某医院SARI监测数据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下半年,武汉未出现未被识别的一定规模的新冠肺炎病毒的循环。
通过保存的实验室样本和其他支援的早期溯源工作,在对武汉市、湖北省其他地区和其他省份各医院保存的2019年下半年约4500余份的研究项目标本进行回顾性检测,也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存在。对零售药店的退热药、感冒药、咳嗽药购买量进行分析,未能提供新冠病毒早期社会活动的有用信息。
2019年7月-12月期间,武汉市和湖北省除武汉外其他城市全死因和肺炎死亡监测数据,未见死亡趋势出现意外波动的证据,不能提示2019年12月以前发生了新冠肺炎在人群中的传播,无足够证据确定2019年12月前武汉市就有SARS病毒的传播。
对武汉市233家医疗机构2019年10月1日至12月10日因发热、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样疾病、不明原因肺炎4种疾病或症状之一到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共7万多份病例进行认真搜索,同时采集了一些病例的血样进行相关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随后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认真的研判、排查,没有发现符合新冠肺炎的病例存在。对2019年12月份疫情暴发前两个月内武汉市其他潜在病例进行回溯搜索,也未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发生的证据。结合其他的监测证据,上述两个月内,武汉发生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规模的可能性不大。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刘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