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观《觉醒年代》: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构思巧妙的艺术呈现
新京报 编辑 佟娜
2021-02-08 16:54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以真实的历史还原、细腻的电影质感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精神高度,深深吸引了广大观众,成为今年继《跨过鸭绿江》后又一部主旋律“爆款”。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全景式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刚刚播出几集,笔者就仿佛接受了一次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这真是一部难得的具有较高艺术性的革命历史题材佳作。


《觉醒年代》李大钊剧照。


场景帧帧还原,高度再现百年前中国社会风貌


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对历史的还原程度对作品的质量影响至关重要。《觉醒年代》在还原历史方面几乎做到了帧帧还原的极致。


我们知道,《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在上海创刊,揭开了20世纪初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新青年》编辑部随陈独秀由上海迁至北京,不久新文化运动便激荡成潮,进而演变成为席卷全国的思想革命。可以说,北京和上海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两大阵地。


为了真实再现北京、上海当年的模样,《觉醒年代》第一集开始不久便出现了老北平的骆驼在黄沙漫天中行走的场景。老北京人都知道,在民国时期,骆驼与北京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老北京的生活离不开它。甚至上世纪50年代前期,骆驼行还是老北京牛街赖以生存的行当。看到这个已消失60余年的老北京行业在荧屏中再现,看着脖子上系着铜铃铛的骆驼队步履艰难地在风中走过,100多年前风雨飘摇、社会动荡的北京立刻映入到脑海。


陈独秀回到上海与妻子见面时,弄堂里不失时机地传来老上海的售卖吆喝声,这个小小的细节,立刻把观众带入到旧上海的氛围当中。


我们看到,剧中大到当时年代的建筑,小到人物的穿着,或西装,或长袍,甚至制服上的金属纽扣都颇具年代感;大到院子中的枣树,小到杂志社的纸张,无论是大小还是材质,都追求原汁原味、严谨可信。


点点滴滴的细节凝聚成惊人的历史真实感。可以看出,《觉醒年代》的导演、编剧包括整个主创团队在追求还原历史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甚至事无巨细的地步,也使得电视剧的剧情、逻辑让观众深感信服。


《觉醒年代》陈独秀剧照。

 

人物生动丰满,赤子之心让人激情澎湃


电视剧《觉醒年代》涉及人物众多,突出展现了陈独、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同时也给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相应的笔墨。他们的思想百花齐放,时有争鸣,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电视剧开始不久,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李大钊、高一涵等与主张复辟帝制的学生张丰载、刘一品等开展激烈辩论。李大钊慷慨陈词“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族精神”,而此时独坐旁边吃着便当的陈独秀蓬头垢面,一副“流浪汉”模样两人相见恨晚,很快就中国的救国之道展开讨论。短短十分钟出场戏,忠厚沉稳的李大钊,不修边幅、刚毅爽直的陈独秀,两大新文化运动旗手的形象立即跃然纸上。


于和伟饰演陈独秀再次展现出一名优秀演员的驾驭能力。回国的渡轮甲板上,陈独秀愤然出手阻止日本船员公然殴打、撕扯中国学生,迫使日本船员当众向两位中国学生道歉。通过一系列对陈独秀的个性刻画,把他追求自由、不屈不挠、刚毅爽直的优秀品质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观看《觉醒年代》的时候,笔者感受最深的便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一片赤子之心,舍家为国,谋求国家的崛起和强大。如果李大钊只想着个人的荣华富贵,面对军阀的枪口,何必舍生忘死如果陈独秀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何需多次出逃日本,更没有后来的《新青年》,警醒国人。正是这些有志有识之士,用自己青春抛头颅洒热血,唤醒了危难当中的旧中国。


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毛泽东,还有拾金不昧、拒绝资助的爱国青年陈延年、陈乔年……《觉醒年代》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他们爱国爱党、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让荧屏前的我们深深感动。


《觉醒年代》毛泽东剧照。

 

拍摄手法巧妙,一部高艺术水准的主旋律佳作


与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剧不同,《觉醒年代》突破了常规的拍摄手法,采用了更新颖的表达方式来阐述剧情,或隐喻,或讽刺,使得该剧的艺术表现力格外增强。


第一集结尾时,在码头勤工俭学的陈延年喝水时把碗里的一只蚂蚁放生,表现了这个进步青年的慈悲之心。不久后,“蚂蚁”又出现在陈独秀在上海震旦学院的演讲台上,它陈独秀的话筒上爬上爬下。这只乱爬的小蚂蚁,似乎象征着台下迷茫的学子们、青年们,陈独秀的演讲是在为他们指引方向。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


张永新导演这种利用小动物来表达作品蕴意的手法,在《觉醒年代》中有多处。比如李大钊在街头帮助一对母子去医院看病时,镜头里忽然出现一只猴子,表现落寞、无助,像极了当时麻木的现场群众。


该剧拍摄手段的新颖还体现在人物的出场上。陈独秀出场的装扮已然让观众震惊,而毛泽东的出场则让人拍案叫绝


毛泽东的出场是在第三集的一场大雨中。湖南长沙,滂沱大雨中的街道上,身穿长袍的青年毛泽东怀抱着一摞《青年杂志》创刊号踏水而行。这一画面的想象源泉,有人解释为来自诗人闻一多的代表作《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泥泞污浊,但是,被青年毛泽东一脚踏开,不复存在。


为了救亡图存,青年毛泽东上下求索,寻求救国真理。1918年夏和1919年冬的两次北京之行,深刻推动了他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三十年后,这位昔日的图书馆助理员,站在离北大红楼数里之遥的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导演张永新之所以让青年毛泽东在雨中奔跑的方式出场,象征着他不畏艰险、勇敢前行,同时也意味着革命道路的崎岖。在毛泽东奔跑的同时,镜头中一只鱼缸中的金鱼不时出现,似乎象征着受困、找不到出路的彼时中国……


在《觉醒年代》这样一部主旋律电视剧里,竟能把蒙太奇手法运用得如此出色,让人惊叹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佩服张永新的大胆创新。


此外,《觉醒年代》叙事节奏明快,美术、摄影、视效、台词等方面都无可挑剔,甚至表现出电影般的画面质感。


《觉醒年代》是一部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观众们的好评、网友们的点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从李大钊、陈独秀到毛泽东……这些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为了拯救中国,他们脱下长衫,走进工厂,走入百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仅是一批知识分子的觉醒,它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而这,成为中国共产党鲜活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可以肯定,《觉醒年代》深情讲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梦想,必将带给今天的观众无尽的感动和思考。


/永超

新京报编辑 佟娜 校对 吴兴发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觉醒年代》用心用情用功 再现建党初心梦

相关推荐
潘向黎:苏东坡是尘世间最接近神仙的人
文化
毛尖:现在影视剧里的女性,大批次地在家绣花 | 女性学者访谈
文化
小城里的“宇宙第一灯会”
时事
《黑客帝国4》的崩塌,是科幻作品在技术爆炸时代面临的普遍困局
文化
新京报最艺术演出榜|2021年度十大戏剧
娱乐
留给2021的回答:我们仍然相信阅读的力量
文化
2021主旋律巡礼丨宏大叙事中有成长,十大名场面见证艺术表达
娱乐
同为讲故事的历史学家,史景迁更愿强调与司马迁的不同 | 逝者
文化
美国作家琼·狄迪恩去世,曾用超乎寻常的勇气直面人生重创
文化
按诗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每一首诗 | 《我们隐秘的法则》书评
文化
热门评论
桂林山水西东68
7天前
昨天一集中,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太精彩了!这段百年前的话语即使放在今天来听,对我们仍有着巨大的惊醒和激励作用!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秀色素颜
7天前
一秒钟都舍不得错过的好剧!
能荌WR
7天前
真心好看的电视剧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