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许庆琦(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马来西亚公正党前中央研究室主任,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首任秘书长)
新京智库特约访谈员: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
拜登上任之后,外界普遍认为,拜登政府将是不同于特朗普政府的一届政府;但同时,多数人又都认为,美国对华政策似乎很难发生转折性改变。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亚太局势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是牵动人心的大事。
几乎所有亚太地区国家都在密切关注拜登政府的新政策。在这些国家中,东南亚地区非常关键。
特朗普本人任期内只到访过东南亚一次,而拜登在担任副总统时,美国则出台了重返东南亚政策。那么,在东南亚学者眼中,拜登政府会有怎样的新政策?
为此,我们约请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许庆琦,请他谈谈对美国新政府以及亚太事务的理解。
许庆琦是马来西亚公正党前中央研究室主任,马来西亚陈嘉庚基金首任秘书长。他中英文娴熟,在中美两国结交广泛,拥有长达30余年观察太平洋两岸地区事务的积累。
在我联系许先生并说明来意后,许先生很爽快地表示,愿意从他个人的角度,谈谈拜登政府的政策以及其他中国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的谈话就从拜登政府的政策表述开始。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不可能成亚洲版北约
新京智库:拜登上台执政已有一段时间,想请您谈谈拜登政府的亚洲政策。拜登去年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刊物《外交事务》3/4月号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为什么美国必须再次领导: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和外交政策。拜登时代正式开启,拜登政府如何评估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亚太政策的成败?
许庆琦:美国刚选出一个新的总统上台执政,特朗普4年的乱治终告结束。
拜登在《外交事务》的文章中没有特别提到特朗普的亚太政策,但他全面批判了特朗普的对外政策,认为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给美国带来灾难性后果,并提出了如何重建人们对美国信心、重振美国国际威望的构思,强调美国必须重新领导世界,维护美国的利益。
拜登指责特朗普背离了“赋予美国国家力量和团结民族的民主价值观”,损害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利益,也破坏了美国的国际信誉。他指责特朗普“退出了一个个的国际条约,背弃政策,制造谎言,逃避属于美国的责任,让美国失信于世界”。
特朗普政府在2021年1月12日提早20年解密了2018年制定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文件。该揭秘文件清楚阐述了美国针对中国的亚洲战略和目标。与亚太再平衡战略相比,特朗普的印太战略更具有浓厚制衡中国的色彩。
有学者把印太框架下,由美日印澳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比喻为亚洲的北约,但我觉得这比喻不恰当,美日印澳对QUAD各有算盘,QUAD 极不可能成为亚洲的北约。印太战略是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的亚洲战略,它将是特朗普遗留给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遗产,将长远影响美国的亚洲战略。
拜登会对印太战略做出调整
新京智库:1月28日,拜登与日本首相菅义伟通电话,一致认为要加强“西方安全对话”,同时美日印澳也正考虑举行线上峰会,讨论“自由开放的印太”,以牵制中国。不过,印度与其他3国的姿态有差异。拜登提名坎贝尔(KurtCampbell)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的“印度-太平洋协调员”。此人撰写过多部涉及国际关系、亚太事务的专著,也被认为是奥巴马时期“转向亚洲”政策的设计师。拜登政府起用奥巴马时代的旧臣,他会继续推动特朗普时代的印太战略吗,还是说拜登打算开启“亚太再平衡”2.0版?
许庆琦:坎贝尔是拜登政府中的“印太协调员”,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职位,跨部主管美国的亚洲事务。舆论界形容其为“亚洲沙皇”,这显示了该职位在拜登政府中的重要性。
▲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坎贝尔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过助理国务卿,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他参与中美关系的工作近三十年,是一位跨越政界与学界的资深外交官,对中美关系十分了解。
去年10月坎贝尔在科林·克兰普霍恩纪念演讲中表明,政治上他是相对的跨党派者,并有信心相信拜登政府不会如特朗普那样推翻前朝政府的政策。种种迹象表明,拜登不会开启“亚太再平衡”2.0版,而是对印太战略会做出必要的调整和加强。
拜登在《外交事务》发表的文章认为,对美国来说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应对中国的挑战的最好办法是建立一个美国及其盟友的统一战线。在应对中国的课题上,坎贝尔同样称“美国应当去倾听更多盟国的意见,和盟国更为紧密地合作”。
坎贝尔将会更加注重与盟友和伙伴沟通,以便取得盟友的共识与支持。他会重新加强美国对东盟国家的关注,积极争取东盟对印太战略更大的参与与认可。
新京智库:外界普遍认为,拜登政府将回归多边主义,那么拜登上台后,您觉得近期中美关系会有怎样的发展?
许庆琦:拜登在宣誓就职的当天,便签署了行政命令,重新加入《巴黎协定》和世卫组织,履行了他在竞选时候所做出的承诺。
相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和孤立主义,拜登倡导多边主义,这意味着将会更加开放并强调合作。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将回归理性,会有较大的协商空间。
坎贝尔1月14日在亚洲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放话:“中美双方应暂停针锋相对,各自后退一步,再各自前进一步,发出建立可行的美中关系”。并认为“亚洲国家不希望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美国应该理解这一点”。然而,遏制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两党的共识,维护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是二战后美国国家不变的政策。因此,拜登虽然严厉批评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但也认可特朗普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赞同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不过在气候变化和全球卫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一致的问题上,同意与中国展开能力所及的合作。实事求是地寻找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在竞争的同时也在对两国有共同利益的课题上寻求合作,这是中美两国的长远相处之道。
高科技领域的竞合是中美未来关系风向标
新京智库:我们注意到,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在2020年12月上旬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也是在2020年底,英国商业与经济预测中心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8年超过美国。在这样一种发展前景下,未来5-15年的中美关系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许庆琦:2020年中国的GDP增长2.3%,经济总量达15.42万亿美元,约等于美国经济总量的70%。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受新冠疫情重创,下降了3.5%,遭遇自1946年以来最严重的萎缩。
以如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在2028年超越美国应该是可以如期达到的。
中美经过了几十年的经贸往来,两国的经济深入交织,经济互补性强,中美贸易逆差是两国的经济结构使然。特朗普对中国实施的惩罚性进口税不但解决不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而且伤害美国经济与消费者。
取消对中国进口惩罚性关税有利美国经济复苏,但出于美国国内政治考量,拜登政府不会急于取消有关进口税。
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与巨大的经济体是美国打压不了、也脱钩不了的。
然而,当前,总体上中国的科技落后于美国,应用科技仍然依赖美国。世界2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有15家在美国。中国的科研发展开支主要是花在商用科技,基础研究不足。因此,打击中国科技进展是遏制中国最有效的手段,美国打压华为就是典型的例子。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界。归根结底,高科技是中美竞赛的决战领域,谁领先高科技谁将主导世界,高科技领域的竞合是中美未来关系的风向标。
新京智库:拜登在总统就职演讲中指出,美国死于新冠疫情的病例数已经超过了二战中的死亡人数。相比之下,东亚国家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做得不错,您认为有哪些原因让东亚国家表现更好?2020年11月开始,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辉瑞公司的疫苗可以上市了,您觉得欧美国家能够提供疫苗作为全球公共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吗?
许庆琦:亚洲国家在应对新冠疫情的总体表现要比美国和欧盟国家好,我认为东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自由,东方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在欧美国家,疫情下人们是否需要戴口罩也成了争议的课题。反观东亚国家人民在疫情暴发后,积极配合政府的抗疫措施,遵守政府的行动限制令,外出皆戴口罩。这些都有效地阻止了病毒的扩散。
▲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中国在成功遏制病毒的传播后,向东盟国家捐赠和提供了所需的医护用品,并派遣了医疗专家协助抗疫。同时捐款予东盟新冠肺炎应对基金等。中国也向东盟各国承诺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将优先分配疫苗给东盟各国。
消灭新冠病毒需全世界人民团结一致。我不认为疫苗会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新领域,但在分配新冠疫苗上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中国在研发疫苗成功后,除了分配给本国国民外,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
西方国家如今尚受到新冠病毒的肆虐,疫苗优先向本国民众分配,没有提供疫苗作为全球公共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新冠疫情。有些国家甚至囤积疫苗,推高价格,受到了世卫总干事的指责,认为这将使世界“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
中国将继续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关键作用
新京智库: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正在发生重大的调整。2020年,东盟超过欧盟、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似乎表明全球贸易出现了区域化的态势。2020年11月,中国与亚太14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表明中国开放的意愿,这对亚洲地区经贸合作会产生何种影响?
许庆琦:新冠疫情在中国暴发后,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经济活动一度停摆,许多工厂停产,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新冠疫情将导致外资工厂撤离中国。
然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虽然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作出一些调整,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几十年来建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健全与高效的产业链。疫情后,中国将继续在全球供应链中发挥关键作用,这对维系亚太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月24日发布的《投资趋势监测》中显示,2020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量为1630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这证明了上述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
去年疫情期间,美国和日本政府甚至以提供补贴作为奖励,希望吸引该国的企业把生产基地搬迁回国,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成效。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不会对民族主义感兴趣。
中国从现在到2030年这段时间的消费增长可能高达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与西欧的总和,是印度与整个东盟国家的约两倍。
新冠疫情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面对萎缩的世界经济,中国将减少对外国市场的依赖,转而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新型经济全球化,RCEP伙伴国家必将从中获益。东盟国家作为近邻,也定将能得“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利。
新京智库:2021年1月21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2020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数据,总额达到1101.5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大增18.3%,占同期总额比重达16.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盟处于核心位置,发展潜力极大。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发展?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一再表示,要以“印太”战略应对“一带一路”的挑战,如何评估美国政府在印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许庆琦:2018年10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The BetterUtilization Leading to Development Act》(BUILD Act)法案,试图抗衡“一带一路”。美国著名智库宣称该法案是美国“十多年来最重要的软势力立法”。
但《BUILD Act》可用资金仅为600亿美元,与“一带一路”相比有如小巫见大巫,不足以抗衡“一带一路”。2019年在曼谷举行的印太商业论坛上,美国、日本和印度三方联合设立了“蓝点网络”(Blue Dot Network),旨在“统筹政府、私营部门和民间社会,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提至高质量、可信赖的程度”。“蓝点网络”不提供融资,对“一带一路”抗衡作用微小。
《BUILD Act》和Blue Dot Network都是美国在印太战略框架下应对“一带一路”的举措。
新冠疫情严重打击了东盟国家的经济,东盟国家近期不太可能进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一带一路”需要在疫情后调整建设策略,落实一些立竿见影有助经济复苏和民生的合作项目,如粮食生产,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电子商务等。新冠疫情也加速了东盟各国的数字化转型,“一带一路”应该提速东盟数字丝路的建设,加强智慧城市,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领域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 钟飞腾(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中心主任)
编辑:柯锐 实习生:余丹 校对:李铭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