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法:审理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询问被害人尽量一次完成
新京报 记者 王俊 编辑 白爽
2021-02-04 11:37
对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备受社会关注。今天(2月4日),最高法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其中要求审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案件,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时,应当采取同步录音录像等措施,尽量一次完成;并且,讯问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不在场的,对其供述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此次发布的《新刑诉法解释》共计27章、655条,强化了人权司法保障。


被告单位诉讼代表人的确定,是单位犯罪审理程序的基础,此次《新刑诉法解释》在被告单位的诉权保障方面,针对司法实践中诉讼代表人确定难的现实问题,适度扩大了诉讼代表人的确定范围:以单位内部人员作为第一选择,包括被告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以及被告单位的其他负责人或者职工;在被告单位内部没有合适人员担任诉讼代表人的情况下,可以由被告单位委托律师等单位以外的人员作为诉讼代表人,维护被告单位的合法权益。


此外,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的权益保障。《新刑诉法解释》规定审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案件,在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时,应当采取同步录音录像等措施,尽量一次完成;要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对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同时,为切实执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明确讯问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不在场的,对其供述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白爽 校对 王心

相关推荐
“从宽处罚”在特殊案件中的适用反思|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从大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总结,最高法院院长给家长提出建议
时事
新闻8点见丨快收好!2025服贸会打卡攻略来了;他信被判重新服刑一年
时事
公检法共建“西城守未联盟”,十大案例筑牢未成年人防护墙
时事
5年38万元,刑事案件中的巨额遗体保存费究竟该谁来承担?
时事
最高法民一庭蔡金芳:干预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措施要用足用好
时事
春节后迎来招聘旺季,法院以案说法提醒求职者避免“招聘陷阱”
时事
最高检:去年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近8万人 同比增加超50%
第一看点
山西“紫藤巷杀人案”再审开庭:21年前命案存疑点,当庭未宣判
时事
特朗普将第二次入主白宫,美国或进入“全面保守化时代”?
国际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