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徐美慧)今天(2月2日),北京市“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化改革专场发布会在京召开。
2月2日,北京市“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化改革专场发布会召开。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北京市委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部署了306项重要改革举措、1000项预期主要成果,并明确了北京市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出台改革文件2428个。
他表示,“十三五”期间,北京以改革开路、解难、促发展,推出了一批彰显首都特点、务实管用的改革措施,北京市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局面。
关注1:“北京改革”品牌
“十三五”期间形成了一批具有北京特点的重大改革
胡雪峰表示,“十三五”期间,北京立足实际、做实自选动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北京特点的重大改革,擦亮了“北京改革”品牌。
在生态治理方面,北京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聚焦PM2.5污染问题,以“一微克”行动为主线,创新大气污染防控机制,深化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累计完成近1.2万家“散乱污”企业分类处置并动态清零,实施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和油品标准,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同时,依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平台,加强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去年北京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52.8%,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北京市委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在服务保障民生方面,北京市3600余所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取消了医疗机构药品加成销售机制,推行药品阳光采购,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空间。
与此同时,北京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学区制、九年一贯制、集团化办学等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去年,北京市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率均超过99%。
此外,胡雪峰在发布会上透露,针对公众比较关注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可选择参保项目较少、合法权益保障难等问题,北京正在研究一些政策措施,创新社保缴纳方式、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压实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
关注2:民营经济
贡献北京四成以上GDP、近五成税收、七成就业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艳林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攀升,贡献北京全市四成以上GDP、近五成税收和七成就业。
目前,北京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90.5万户,从业人员951.7万人,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12.7%和14.6%。2019年,民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2万亿元,占全市比重为51.1%;实现各项税费收入6165.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7.9%;实现经济增加值1.4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4%。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艳林。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过去五年来,北京出台市级惠及民营企业政策文件30余件,涉及政务服务、民间投资、金融支持、创新发展、土地及人才政策等。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北京各部门和各区梳理出减税降费、财政贴息、房租减免、融资担保等方面348个政策文件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63个疫情防控指引,精准帮扶企业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解决防疫、融资、用工需求等问题。
张艳林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一方面,北京将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水利、医疗、教育、养老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以及老旧小区、商业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另一方面,北京将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资金融通和降成本的政策体系;同时,北京还将持续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并支持引导民营企业融入“两区”建设。
关注3:老旧小区改造
去年新开工项目220个,涉及居民17万户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冯可梁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改造后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冯可梁。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她介绍,自2017年新一轮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已累计确认了433个项目,涉及小区511个、住宅楼3646栋、居民34万户;拆除违法建设、规范物业管理等整治类内容已全面实施;累计开工项目317个、完工项目105个。
去年,北京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项目220个,涉及261个小区、建筑面积1038万平方米、居民17万户;新完工项目61个,涉及72个小区、建筑面积214万平方米、居民3.5万户,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完成了开工200个项目、完成50个项目的年度任务目标。
截至目前,“十三五”时期列入改造范围的511个小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461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或物管会,占项目总数的90%以上。
冯可梁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出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十四五”规划并推进实施。同时明确,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任务。
关注4:商业新模式新业态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加快协调开展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刘梅英表示,“十三五”期间,在推进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方面,北京健全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出总消费统计办法、率先建立促进总消费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刘梅英。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在开放模式创新上,北京率先探索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开放模式,由过去全国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跨越升级为拥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两大开放高地的城市,创新提出“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并行突破的开放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与自身禀赋相适应的特色开放路径。
在提高民生品质方面,北京率先建立了蔬菜零售等11个行业(业态)的标准规范体系,在连锁便利店推广搭载销售简餐、非处方药品、代收洗衣等综合便民服务项目。
刘梅英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依靠改革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制度堵点,突破商务行业发展瓶颈,以改革应变局开新局,提升商务工作服务首都发展大局的能力。
她介绍,北京将加快培育商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入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持续推进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加快协调开展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试点、“网购保税+线下自提”、B2B出口试点等新模式新业态。
此外,北京还将利用“两区一平台”优势点燃消费新引擎,放宽市场准入,打通准营环节,加速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落地,培育新消费品牌孵化地,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首店在京布局,以服务业扩大开放升级服务消费,有效引导消费需求。
关注5:城市精细化管理
逐步撤销地区办事处,今后街道常住人口不超15万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表示,今后,北京街道常住人口将不超过15万。他介绍,北京出台了《北京市街道办事处设立标准(试行)》,充分考虑地域面积、人口规模、人文历史、街区功能、居民认同等因素,优化调整街道规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和水平,适应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红兵。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李红兵表示,今后,首都功能核心区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一般不小于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一般不低于5万人、不超过10万人,其他的街道办事处辖区常住人口不超过15万人。多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超八成。
他介绍,“十四五”时期,在街道层面,北京将调整街道乡镇行政区划设置,加快城市化成熟地区乡镇向街道办事处转制,逐步撤销地区办事处,开展城乡接合部“撤村建居”工作,推进城市治理精细化。
在社区层面,北京将调整城乡社区规模设置,对3000户以上的社区进行优化调整;推进社区议事协商,推动城乡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重大事项重大资金使用活动,同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完善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招考公务员、街道事业单位定向招考优秀社区工作者等制度。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影记者 吴宁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