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全球升温2℃情景下,青藏高原将持续变湿、供水增加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2021-01-13 12:36
长江、黄河上游流域未来人口下降,使这些区域人均可用水量增加。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今天(1月13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发布消息称,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升温2℃情景下,青藏高原将持续变湿,供水增加,长江、黄河上游流域未来人均可用水量增加。但是,在印度河和恒河上游流域,未来人口增加将抵消径流增加的正面影响。该研究成果1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子刊《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


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青藏高原径流变化有极大不确定性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对周边地区几十亿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有重要影响。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以全球两倍的升温速率变暖,在此异常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总体变湿但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季风区降水减少和西风区降水增加。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提出,在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控制在2℃以内,而在此温控目标下“亚洲水塔”气温会激增4℃。那么,在全球升温2℃情景下,“亚洲水塔”供水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亚洲水塔” 主要河流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将如何演变,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地球系统模式是预估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然而,历次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模式对未来降水的预估存在巨大差异,模式预估结果在青藏高原地区可信度极低。除此之外,模式对包括蒸散发和土壤水分等关键陆表水文过程的模拟存在偏差,且大多缺乏对山地冰冻圈水文过程的刻画。因此,基于当前地球系统模式预估未来青藏高原径流变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长江、黄河上游流域未来人均可用水量增加


为此,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汪涛及合作者利用观测数据约束了地球系统模式对降水和径流的未来预估,绘制了包括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湄公河、长江和黄河等主要河流上游人均水资源量分布图。


结果表明:全球2℃升温情景下,青藏高原将持续变湿,且季风区降水增加(3.9%)显著高于西风区(0.8%);湿季主要河流径流总量增加4.1%,其中恒河上游增加最大(10.8%)、印度河上游增加最小(1.2%),冰川融水则主要导致了印度河上游径流的增加。


虽然“亚洲水塔”供水增加,但并不总能增加上游流域人均可用水量:长江和黄河上游流域未来人口下降,使这些区域人均可用水量增加,而印度河和恒河上游未来人口增加将抵消径流增加的正面影响。


这项研究对于改善水资源管理,推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保障水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这个难熬的夏天,你习以为常的热究竟是什么?
新京号
美国国债总额首超37万亿美元,市场对美财政崩溃担忧进一步加剧
财经
调味品半年报:8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增,跨界、出海寻增量
消费
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5月趋势与收益
双碳与ESG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重上3.3万亿美元,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
财经
BrandOS榜单发布:重回增长通道,中国品牌加速走出去要关注这些趋势
企业资讯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金奖杂技《登峰造“技”》上演
娱乐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迎三连涨,每升92号汽油上涨0.18元
财经
新闻8点见丨天安门城楼维护检修后重新亮相;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
时事
抗战胜利80周年,新华社发表重磅政论!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