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京哈高铁进入全线开通运营倒计时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王贵彬 编辑 樊一婧
2021-01-08 11:09

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昨日,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开始按图试运行,京哈高铁进入全线开通运营倒计时。


京哈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长1049千米,分沈哈、京沈两段。沈哈段于2012年12月1日开通运营,京沈段沈阳至承德于2018年12月29日开通。


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线路全长192公里,正线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自北京朝阳站引出,途经北京市朝阳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进入河北省承德市。其中北京段内四座新建高铁站分别是北京朝阳站、顺义西站、怀柔南站、密云站。


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开通运营后,京哈高铁将实现全线贯通,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成为东北地区又一进出关高铁通道,对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昨日,北京朝阳站。高度达24米异型双曲面的候车大厅吊顶,采用6800根定尺方通与结构结合,镂空递进排布,透过吊顶间隙,建筑主结构若隐若现。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北京朝阳站

全线最大新建站房 未来将引入两条地铁线


北京朝阳站是京哈高铁京沈段的始发站,也是全线规模最大的新建站房,将汇集高铁、部分普速列车、市郊铁路东北环线,未来还可实现与地铁M3线和R4线的“无缝换乘”,成为北京东北部大型交通枢纽。


站台雨棚屋面建成停车场


北京朝阳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风乡,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设计总规模7台15线。车站与市政西广场采用一体化设计,车流组织以周边城市交通骨架为依托,采用“南进南出、北进北出”“分块循环”的交通组织方式。


地铁M3线和R4线建成后贯通西广场,将实现车站与地铁的“无缝衔接”。届时旅客乘坐地铁抵达,就将通过西侧站前广场地下的连廊直接从“快速进站”口进入车站。


据施工方介绍,朝阳站将站台雨棚屋面全部应用为室外停车场,这是全国首例也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棚上盖停车场,最多可停放社会车辆555台。这样的设计既解决了车站市政配套停车面积不足的问题,又起到声屏障作用,减少车场噪音对场地周边环境的影响。


从停车场到候车大厅,平均距离200米,步行仅需3分钟。同时车站出站层设计有快速进站厅,旅客无需到高架候车室,从出站层就可以快速进站。据了解,除了这部分位于高架层的车位,地下夹层内也设置了停车场,可以停放560余辆机动车。地上、地下的车位总数为1100个左右。


外立面包含11种幕墙形式


走进北京朝阳站,随处可见“灰砖、红墙、金瓦”等浓郁的北京元素。抬头望去,车站天花板上采用了中式“藻井”风格来装饰灯带,低头观察,在地面变形缝处采用铝合金蚀刻图案,把北京天际线结合朝阳站做成文化符号图案,间隔布置,展现地域文化。


在如今高铁站的设计中,为保证室内的采光效果往往都会大量使用玻璃幕墙的设计,但基本上都是平面幕墙。而在朝阳站,外立面面积约4.7万平方米整体呈三段式布局,包含无横梁玻璃幕墙、陶土板幕墙、超大折线玻璃幕墙等11种幕墙形式。


其中的一段超大折线玻璃幕墙长度达到了254米,它由486块玻璃两两呈90度夹角相互支撑,共同组成一扇巨型“屏风”。据了解,组成这扇“屏风”的单块玻璃高6米,宽1.075米,重达750公斤,高度和重量均创国内站房外幕墙之最。


站房东立面使用彩釉艺术玻璃进行装点,运用参数化处理工艺将金色与银色光点巧妙搭配,将整块玻璃幕墙变成一幅艺术装饰画。


记者注意到,北京朝阳站的高架候车室采用落地灯形式。据介绍,在高架候车室内一共有14座落地灯,分别坐落在14个出站口之间,它们和头顶的吊灯互相映衬,为10000多平米的候车空间提供照明,既降低了能耗又便于灯具维护,座椅与落地灯杆结合,灵活布置,营造出了温馨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


车站将实现运维管理智能化


据了解,北京朝阳站采用综合智慧管控系统,实现了机电系统运维管理智能化。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就能够对全站能源使用、设备运行、功能区人流等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突发情况即可迅速反应,进行一键式智能化的管控。


据朝阳站客运车间主任刘华强介绍,未来车站工作人员将配备一种手持终端段,兼具对讲机、计算器、车站管理系统等功能,“如果有乘客给我们反映某一处的空调、灯光有问题,我们经过实地查验后就可以直接在现场调节,而不用再通知其他部门了,服务的效率大大提升。”


此外,北京朝阳站还有多项“黑科技”加持,在车站综合会议室内,屋内的双目AI摄像头将采集室内人数,自动控制会议室内空调设备的启停、风速和风量,提高了车站管理人员的舒适度,节约了能耗。据了解,该系统采用了中铁建设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空调系统,该系统涉及信息、空气调节、机电设备、通讯等多个领域。


怀柔南站

系怀柔首座高铁站 外观似“雁舞飞翔”


怀柔南站地处怀柔区杨宋镇,是怀柔区第一座高铁车站。车站距怀柔区中心约6公里,距雁栖湖12公里,与京承高速公路平行设置,距京承高速只有180米。


昨日,怀柔南站。外观采用“雁舞飞翔”的形态,正立面是以大雁展翅造型为原型的抽象化外形。“大雁翅膀”根部外幕墙采用24个异型玻璃幕墙,最重可达780公斤。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怀柔南站的规模不大,据介绍,站房总建筑面积为5999.94m2,日最高聚集人数400人。到2035年,旅客日发送量将超过4000人。怀柔南站为线正下式站房,站房位于轨道层下方。为改善由于车站位于高架桥下而带来的采光问题,车站内的地板砖和墙面铺装都选用了反光效果更好的材质。


雁栖湖是怀柔区的名片,怀柔南站外观采用了“雁舞飞翔”的形态。怀柔南站正立面是以大雁展翅造型为原型的抽象化外形,大雁的身体中间是候车大厅,翅膀两侧是高架站台,两侧翅膀下面是地面停车场。中铁建设集团怀柔南站总工程师蒙连起介绍,为实现“大雁展翅欲飞”的视觉冲击力,站房“大雁翅膀”根部外幕墙采用24个异型玻璃幕墙,最重可达780公斤,7至8米的玻璃长度,需要至少3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块的吊装。


这一设计也体现在站内设计上,在车站内的诸多装饰中都能寻觅到“飞雁”的身影。候车大厅吊顶上采用了抽象化的雁阵作为灯槽造型,中部向两侧内凹的尺寸逐渐收小,保证了旅客在候车厅内无论是从南向北,还是从北向南都能够看到同样动感飞翔的大雁;候车大厅吊顶天花核心元素形态的生成来源于波光粼粼的雁栖湖湖面和阵列飞翔的大雁;墙面风口装饰带、立柱上也都有具象的大雁飞翔。


在车站的配套服务方面,怀柔南站站台下分东西两个停车场,西侧停车场充电停车位99个,无障碍停车位3个,东侧停车场停车数148辆(其中充电停车位28个,无障碍停车位3个)。


目前怀柔南站已经规划有两条接驳公交线路,分别为:H68路(于家园——耿辛庄)怀柔南站南广场站;H6路(于家园——耿辛庄)怀柔南站南广场站。


密云站

设计融入水库元素 站房外部“波光粼粼”


从线路图上看,密云站是京哈高铁在北京段内的最后一座车站,随后便将进入河北承德地区。密云站地处密云新城规划区内,结合交通集散的功能,西邻密云区城区,东邻密云南山景区,北侧紧邻京承高速,南侧为顺超街,直通京承高速密云出入口,实现高铁与高速路互通互达,由京承高速密云出口到达车站仅需5分钟,同时站房东西两侧配有停车场,距离进站大厅仅需2分钟路程。


1月7日,密云站。站房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密云水库为设计元素,以密云水库倒梯形堤坝的造型为设计灵感,采用多个平面折线交叉,利用多种材质营造“波光粼粼”的水面效果。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密云区山环水抱,景色秀丽,站房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密云水库为设计元素,以密云水库倒梯形堤坝的造型为设计灵感,采用多个平面折线交叉,利用玻璃幕墙、铝方通等多种材质,营造‘波光粼粼’的水面效果。”中铁建设集团密云站相关设计施工负责人介绍,要想呈现这种视觉观感,需要近1000个装饰件镶嵌在外装饰面上,对细节与精准度要求极高。“必须使平面与平面之间形成无缝衔接,让整个站房外部看起来仿佛被折叠的‘一张纸’。”


走进候车大厅,头顶正上方是一幅由37块LED平板灯组合而成的密云山水彩色景观图案,体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域特色。据介绍,密云站候车大厅呼应外立面造型轮廓,设计成略微斜面,有着密云水库大坝的气势。此外,候车大厅、出站厅墙面铝板上采用穿孔成像方式呈现司马台长城、密云水库大坝山水图、古北水镇风景复古图,将密云区的诸多景致浓缩在车站之内。候车大厅内,座椅、自动验票机、安检仪、电子大屏等设施均已安装到位。


密云站开通后,将方便密云新城与外界尤其是中心城之间的交通联系。目前,接驳公交线路有3条,分别为970路(地铁俸伯站——密云汽车站)宁村站;密3路(蔡家洼站——三峪站)宁村站;密3路支线(蔡家洼—东智东)宁村站。


■ 关注

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列车首次上线试跑

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运行环境,有望在我国高寒地区上线运营


据国铁集团消息,昨天上午,一列崭新的CR400AF-G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列车在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四座新建高铁站间试跑。据了解,这是该型号列车首次上线试跑。


昨天中午,记者在怀柔南站看到了这一款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列车。记者注意到,这款列车的外观与其他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车头增加了司机室登乘门,与旅客乘降车门完全区分开。


据了解,复兴号高寒动车组采用铬钼合金钢螺栓螺母、低温控制开关、自动化防冻结功能刹车制动、覆盖防寒材料的供排水管等技术和设备,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的运行环境。车体还采用轻量化铝合金材质,各系统模块化设计,编组重量低于国内同系列产品。此外,在列车的水箱、污物箱、水管路外也加装了保暖设备,水箱底部还增加了加热装置,防止冻结。


记者了解到,动车组的部分指令性功能是通过开关来实现的,而在极寒环境下,开关内部润滑脂黏度增加,会出现正负极触点“拉弧现象”,可能导致控制失灵。因此,新型高寒动车组采用了特殊的低温控制开关。


铁路部门介绍,复兴号高寒动车组与常规复兴号列车相比,配件增多,功能也更复杂,对北京动车段朝阳动车运用所库内检修人员和随车机械师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该车已进入运行试验阶段,有望在我国高寒地区上线运营。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摄影记者 王贵彬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付春愔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裴剑飞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王贵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襄荆高铁开始试运行,全线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
时事
最新进展!阜南高铁站要来了!
新京号
10月11日起,调图!
新京号
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今日启动,10月1日起不再提供“纸质票”
时事
10月11日起,调图!
新京号
北京4个半小时直达长白山,沈佳高铁沈白段9月28日开通运营
时事
新建上海至杭州高速铁路先期工程开工建设,预计2029年建成
财经
雄商高铁全线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新京号
河北山东两地同时启动,雄商高铁全线进入铺轨阶段
时事
扩散 | 10月11日,全国铁路调图→
新京号
热门评论
百度网友77fe78
7天前
什么时候开通呀??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