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对于特朗普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新京报 记者 谢莲 编辑 刘梦婕
2021-01-02 19:30
美国国会首次推翻特朗普的否决令。

2021年第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任期纪录中多了一项“第一”。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推翻了特朗普此前否决《国防授权法案》的命令。这是特朗普任内首次否决被推翻,稍早前,国会众议院已投票推翻这项命令。


除此之外,由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也否决了特朗普希望将个人新冠援助金从600美元增加至2000美元的要求。


参议院投票推翻特朗普关于NDAA的否决。福克斯新闻报道截图


对于即将于本月20日卸任的特朗普来说,这无疑是个重击。他气急败坏地在推特上谴责共和党人控制的参议院,称其“可悲”。


共和党人因何“背叛”了特朗普?美国总统的否决权为何能够被推翻?


共和党因何“背叛”特朗普?


据CNN报道,2020年12月8日,美国2021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法案《国防授权法案》(NDAA)在美国众议院以335票支持、78票反对的票数通过。12月11日,参议院以83票支持、14票反对的票数通过这一法案。


然而,法案送抵白宫后,特朗普却拒绝签署。12月23日,特朗普行使总统否决权,将法案退回众议院。他称这份4500页的法案是“送给中国和俄罗斯的礼物”,“和我的政府以美国优先的国家安全及外交政策背道而驰”。


美媒指出,特朗普对法案最主要的不满是,他认为这项法案限制了他撤回驻外美军的能力,也没有对推特等大型社交媒体公司实施限制。此外,他还对法案中关于重新命名基地的内容不满——受“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影响,法案中决定重新命名以南方邦联将领名字命名的军事基地和相关设施。


美国国会首次推翻特朗普的否决。《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特朗普的否决遭到了国会两党人士的反对。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称,特朗普的这一行动“极端鲁莽”。12月28日,众议院投票推翻了特朗普的否决。


随后,共和党占多数的参议院是否会推翻特朗普的否决备受关注。


据美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这一次,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也没有再支持特朗普。在特朗普表示反对这项法案但未正式行使否决权时,特朗普坚定的支持者、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就曾表示,延续国会这项持续六十年的传统通过国防法案,非常重要。


在2021年1月1日的参议院投票中,81人支持推翻特朗普的否决,13人反对。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共和党参议员都“反水”,没有再继续支持特朗普。麦康奈尔称,“我们已经连续59年通过这一法案。不论如何,我们都将在本周日国会到届前第60次通过这一法案”。


参议院投票推翻特朗普的否决。视频截图


在2020年11月的大选中,国会众议院所有席位、参议院近1/3席位同时改选。今年1月3日,新一届国会将宣誓就职。


NBC新闻指出,往年,国会两院都能顺利通过国防预算法案,但今年因为特朗普的否决,国会陷入了混乱。但是,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推翻了特朗普的否决,同时否决了特朗普要求增加个人新冠援助金至2000美元的要求,意味着特朗普正在失去共和党人的支持。


据报道,随着1月6日国会认证选举人投票结果的日期即将到来,参议院共和党领袖们正在呼吁共和党人不要在6日的会议上挑战大选结果。


特朗普至今未承认败选,反而一直在推特上指责选举舞弊,并表示1月6日华盛顿将举行大型抗议集会。还有一些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议员称将挑战大选结果,但反对这么做的共和党议员称,“我不认为这会改变任何结果”。


特朗普推特截图


美国总统否决为何可以被推翻?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国会两院通过的法案,最终还需要总统签署,才能正式成为法律。但是,总统若是对法案内容不满,可以行使否决权拒绝签署,并将其退回提起法案的众议院。


不过,为了对总统权力形成制衡,美国国会还可以推翻总统的否决命令——只要国会两院都有超过2/3的议员支持。


国会投票推翻总统否决后,该法案自动成为法律。这也就意味着,特朗普虽然否决了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但在国会两院推翻他的否决后,2021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将自动生效。


这不是特朗普首次行使否决权。


在上台之后的4年间,特朗普共10次行使否决权。除最后这一次被国会推翻外,之前的9次都未被推翻。


事实上,美国总统否决权被推翻也并不罕见。据美国参议院资料显示,美国历史上总统共行使否决权1789次。


美国历任总统行使否决权的情况。美国参议院网站截图


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8年任期内共行使12次否决权,其中有一次被推翻。此前的小布什、克林顿、老布什、里根等前总统也都有过行使否决权但被国会推翻的经历。


最近一个任内行使否决权从未被推翻的总统,还是1963年在肯尼迪总统被刺杀后继任的林登·约翰逊。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项玲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谢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xielian@bjnews.com.cn
相关专题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相关推荐
“挺住就能赢”?特朗普关税算盘怕难如意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美伊重启核谈判,谈不拢就要打?
国际
日本转向强硬,美国盟友态度正在起变化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关税风暴下的美国商家
国际
特朗普“对等关税”临近,最焦虑的是美国传统盟友 | 京酿馆
观点
打响美国本土“反关税”第一枪,加州州长急了 | 京酿馆
观点
对话李成:特朗普关税损人不利己,不可能完全落地 |新京报专栏
观点
误拉记者进群泄露空袭也门计划,美国这事儿有多离谱 | 京酿馆
观点
全球市场巨震!特朗普制造了一场“人祸”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郑永年:特朗普逼中国签下新版“广场协议”几无可能|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