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曹禺埋在《雷雨》中的跨时代线索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2020-12-24 13:13

为什么86年过去,我们还要看《雷雨》?


经典能穿越时代,因为其关注的命题是人类共同的思考,永不过时,《雷雨》亦是如此。借央华连台戏《雷雨》《雷雨·后》北京首演,新京报专访多位专家学者,曹禺之女、剧作家万方,央华版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看一个老故事如何讲今日之人。


专题导航:


1.【主文】剧作中,曹禺用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波澜壮阔的命运跌宕,触动人心的悲剧力量以及变幻莫测的情感憧憬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观众和研究者、改编者,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要看《雷雨》?也许提到的这些命题正是你心所想。>>>今天的我们为啥还要看《雷雨》?丨解读


2.【《雷雨》的文本演变】《雷雨》的剧本自1934年7月面世以来,随着时代的更迭历经数次修改,而不同版本之间既有传承,又有因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更动。《雷雨》“最后定本”是根据1957年“戏剧一版”修改的,而曹禺本人对这个版本评价很差。曾大改过六次,北京大学王风教授解读这部漂流于时代的剧作。>>>《雷雨》文本演变


3.【《雷雨》不同舞台版本】中国戏剧史研究专家、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先生曾言:“《雷雨》几十年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话剧导演艺术史和社会接受史。”挑选的几个舞台版本具有代表性,它们在《雷雨》演出的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意义。>>>《雷雨》不同舞台版本


4.央华新版《雷雨》揭秘:>>>刘恺威登台,法国人导《雷雨》如何让现代人产生共鸣?丨揭秘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9月8-14日文艺资讯丨用话剧《屠夫》铭记历史
娱乐
大戏看北京9月文艺资讯丨芭蕾舞剧《鹤魂》十周年纪念演出开演
娱乐
她带着这片土地上100多年的沉重,飞了起来
文化
2025年领导干部阅读推荐书目(8月)
新京号
蔚蓝文明的熵增实验室:再访地中海历史
文化
大戏看北京8月18-24日文艺资讯丨评剧《步步高升》演绎传奇
娱乐
新京报&西凤酒2025年7月新书榜
文化
刑侦悬疑网剧《消逝的凶手》舟山杀青,匠心淬炼时代血色迷局
企业资讯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金奖杂技《登峰造“技”》上演
娱乐
北大博士毕业,去西藏!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