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美国史上第二大经济刺激计划将出炉,美媒:有总比没有好
新京报 记者 栾若曦 编辑 白爽
2020-12-21 14:51
美国国会已就9000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达成协议。

“我们将粉碎病毒,把钱放进美国人民的口袋。”


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和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如此说道。


当地时间12月20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宣布,美国国会议员已就9000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达成协议,旨在为政府提供资金并提供长期的新冠救助。此次谈判历经数月,甚至一度陷入僵局,现如今终于就法案资金规模达成一致。


这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经济刺激计划,仅次于2020年3月,两院通过的2.2万亿美元救助法案。


9000亿经济刺激计划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新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预计将向失业民众、境况不佳的企业以及其他关键经济需求提供援助。


根据参众两院于12月20日晚间发布的声明,该计划将向成人与儿童直接发放600美元,向失业民众提供每周300美元的增补失业救济金,该救济金将持续到3月底。100亿美元用于协助儿童保育工作;130亿美元用于“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和提高儿童营养福利。


该纾困法案也将为陷入困境的小企业提供援助,“薪酬保护计划”将获得2840亿美元,另有150亿美元将专门用于资助独立影院、文化机构等。


国会议员就经济刺激法案迅速采取行动。/《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820亿美元将用于教育机构,包括帮助各大高校创造安全的校园环境,使得学生能够重返校园;70亿美元用于加强网络宽带接入,帮助民众在疫情期间实现远程连接。


该计划还将提供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以支持新冠病毒的检测与追踪,以及新冠疫苗的分发。


当地时间12月20日晚,众议院准备批准将政府拨款截止日期延长一天,以便起草纾困计划的最终法案文本。预计众议院将在当地时间12月21日对该法案进行表决,随后由参议院进行表决。此前,当地时间12月18日,特朗普已签署为期两天的临时支出法案,避免美政府停摆。

 

围绕法案仍有争议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共和党提议控制美联储的权力。共和党参议员图米表示,希望美联储能在今年年底停止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贷款项目,并确保今后此类项目不会得到支持。


民主党人则对该计划表示批评,他们认为共和党正在削弱美联储应对未来危机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在削弱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的能力。


特朗普呼吁向美国民众直接支付更多的钱。/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2月20日,特朗普发布推文称,国会应该“直接支付美国民众更多的钱”,称至少给每名民众1200美元,而不是现在的600美元。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熟悉谈判的人士指出,尽管特朗普总是以最后一刻的要求扰乱国会谈判,但是国会议员似乎准备忽视特朗普的提议。


知情人士指出,国会议员原则上已经同意了新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佛蒙特州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什·霍利以及特朗普,都想给每名民众更慷慨的刺激支票,但这些努力不太可能成功。


美媒:有总比没有好


华盛顿“经济创新组织”研究主管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经济援助能否及时到位,或是否足以挽救正处在“悬崖边上”的企业。


《纽约时报》分析指出,随着疫苗的广泛分发,对于没有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而言,该法案可能会帮助其重振经济活力。不过,对于数万家倒闭企业而言,这项法案来得太晚了,而且这笔资金也未必能支持失业工人挺到劳动力市场反弹的那天。


研究人员估计,在新冠疫情期间,有数百万家庭陷入贫困。虽然新一轮的政府援助会让许多人回到贫困线以上,但原本造成的经济损害仍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目前已有迹象表明,美国社会长期失业率上升、种族不平等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女性尤甚)正在离开劳动力市场,而这些援助并不足以推动美国经济走出衰退,实现反弹。


不是理想的谈判,也不是理想的法案,但总归是个法案。/《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纽约城市大学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经济学家米歇尔·霍尔德指出,“我不认为我们能扭转这种损害,损害已经造成”。


华盛顿城市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特蕾西·戈登表示,当选总统拜登以及国会民主党人都将该纾困法案形容为一系列经济援助中的“首付”,这就意味着,后续国会应该提供进一步的援助,以确保经济的强劲复苏。但是,随着疫苗部署计划开始遏制疫情,旅游业、餐饮业逐步重启,民众的乐观情绪日益高涨,这都使得国会很难通过另一项大规模的经济援助计划。戈登指出,拜登能否成功推动接下来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将取决于佐治亚州明年1月5日的决选,这场选举将决定参议院控制权的归属。


《纽约时报》指出,这项纾困法案本应来得更早,不过有总比没有好。两党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拉锯战”,终于敲定了这项援助法案。对于民众而言,他们已经等待得太久了。


新京报记者 栾若曦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栾若曦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北京进入首个杨柳飞絮高发期 啥样天气高产飞絮?
时事
“链条”短路,全球格局重塑
国际
在那个早晨,有关道德的信仰灰飞烟灭 | 卢旺达大屠杀纪念日
文化
“注意力”不集中,如何给你带来麻烦?
文化
专家共论乌克兰局势:俄乌冲突的历史影响或大于“9·11”
智库
外交部网站发布《美国民主情况》报告
第一看点
美国加速EB-5审批
教育
美联储量化宽松规模扩大
财经
鲍里斯·约翰逊当选首相,莎士比亚会怎么看他的脱欧承诺
文化
上台50多天还不开记者会,拜登咋了?
国际
热门评论
老兵不死!只是慢慢隐退!?爱霞
7天前
聊胜于无!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