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CPI负增长,利于减轻民生压力
新京报 编辑 王言虎
2020-12-09 23:40
物价回归合理乃至相对的较低水平,既有助于直接减轻居民消费压力,也是为保民生筑牢基础。

 ▲资料图,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数据,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是有数据以来,CPI同比涨幅第四次进入负增长区间。


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CPI时隔11年再现负增长,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也将为后续货币政策的调整,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详细数据来看,此次CPI下降的原因并不复杂,食品价格下降可谓是最重要的推手之一。数据显示,食品价格由10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可见猪肉价格下降又是影响食品价格下降的主因。


综合猪肉价格因素和核心CPI数据,可以说11月CPI的罕见表现,依然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它之于宏观经济的信号意义,或需要在更长的时间里才能得到更科学、准确的评判,但可以确定的是,居民消费价格的下降,既是今年以来民生保障政策综合调控的一个结果,也有助于在年底这样一个时刻减轻民生压力。


众所周知,今年由于疫情,社会经济遭到冲击,民生承压。尽管随着本土疫情基本消失,经济也逐渐复苏,但对一些低收入人群来说,依然面临不小的生活压力。而CPI回落,预示着民众的消费压力降低,可以付出相对更低的成本来满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消费需求,对改善民生有着直接利好。尤其是,当前疫情阴影仍未完全消散,CPI回落更具有格外现实的意义。


在“六保”之中,保民生至关重要,而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又是保障基本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前所述,一些低收入人群,对消费价格水平更为敏感。如果消费价格过高,无疑会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而这显然也不利于保民生目标的实现。


在此背景下,物价回归合理乃至相对的较低水平,既有助于直接减轻居民消费压力,也是为保民生筑牢基础。事实上,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社会预期的不确定性对消费活力的拖累,助力内需的企稳。


时值冬日,年关又近,众多家庭比平时的物资采购需求要更大一些。如果CPI维持一个较低水位,这显然会让居民以同样的预算买到更多物资,实质上这是提升了居民的购买力,而背后又是社会获得感的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这不仅要求在宏观调控的安排上,要充分兼顾民生保障,在看待经济指标和数据时,也应该植入民生视角。因此,科学评价这次的CPI负增长,要正视其释放的经济信号,也要从民生向度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编辑:王言虎  实习生:祁倩倩  校对:付春愔


相关推荐
政治局会议再提财政“组合拳” 可扩大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财经
今年CPI涨幅预期目标定在2%左右,释放了什么信号?
时事
中国经济“首季报”出炉,积极宏观政策发力实现良好开局
时事
生育三孩发10万元 呼和浩特卫健委负责人详解政策
第一看点
对话首席丨一揽子金融政策出炉,撬动的机遇与投资“火花”
财经
HPV疫苗如何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人大代表呼吁
时事
追风骑行丨阜南王家坝站城市攻略(上)
新京号
空置房物业费阶梯式优惠,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 新京报快评
观点
一周碳要闻: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碳报第140期)
财经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嘿嘿的麻团
7天前
前面几个月冲的太高了吧
差点失控了
7天前
有升有降很正常啊
u
7天前
没感觉到,可能是没有看具体价格的缘故(⊙_⊙)?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