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市委新闻发布会,回答了这些问题
新京报 记者 李玉坤 编辑 马瑾倩
2020-12-04 20:59
北京中等收入群体多少人?如何建设“两区”?如何支持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建设?如何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

 

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刘占兴介绍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过程、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规划建议提出,到2035年远景目标,总的就是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刘占兴介绍。

 

问题一

北京中等收入群体有多少人?

大约占常住人口的55.8%

 

市委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胡雪峰表示,优化分配结构,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北京《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扩大北京中等收入群体,有利于提高城市发展活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挖掘居民消费潜能,有利于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利于凝聚核心价值观。

 

“前段时间,我们对北京中等收入群体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2019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大约是6万元。如果将处于中位数的2/3至2倍,大约是4万元到12万元之间的人群划为中等收入群体,2019年北京中等收入群体大约占常住人口的55.8%。”胡雪峰说。

 

他表示,北京将从多方面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做法是,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同时,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深化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改革,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力度,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建立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

 

“对于北京来说,只有16.8%的农村居民属于中等收入群体。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增加公益岗位、激发‘三块地’活力等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胡雪峰说。

 

问题2

北京的“十四五”规划与其他省份有何不同?

是首都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刘占兴介绍,这次市委全会把“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作为抓总的要求来强调。主要考虑是,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与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是首都。同样,北京的“十四五”规划与其他省区市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首都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他表示,首都发展的全部要义,就是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四个中心”是党中央赋予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也是引领北京城市发展的定向标和导航仪。首都发展就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首善标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问题3

北京如何建设“两区”?

已投资5200亿元

 

今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深化北京市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也简称为“两区”方案。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闫立刚表示,国务院批复“两区”方案以来,市委市政府将“两区”建设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一直高度重视“两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印发了包含251项措施的“两区”任务清单,截至目前已落地任务42项,完成率16.7%。强化项目落地,“两区”建设启动以来累计新增项目476个,投资额5200亿元。强化内外双向宣传体系,上线了中英文“两区”门户网站。


下一步,北京将推出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本外币一体化试点等一批突破性政策,配套落地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私募股权交易平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和重点平台项目。

 

问题4

“十四五”期间如何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发展?

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绪祥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其中,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重要一翼”,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保持千亿以上投资强度,引导各方面资源优先向城市副中心投放。接下来将建成行政办公区二期,实现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带动更多功能和人口转移。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谋划推动建设二三期工程。同时,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推动一体化发展。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

 

谈绪祥称,北京将坚持把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将雄安新区发展与北京一体谋划、统筹考虑,助力雄安新区提升承接能力。北京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提供办学办医支持。接下来,北京将共同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建设,引导更多北京创新资源在雄安新区布局发展,同时加强接驳顺畅的交通体系建设,建成京雄高速等项目,实现交通路网顺畅衔接,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供支撑。

 

问题5

北京如何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北京市委全会提出,北京要在2025年率先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和辐射力全球领先。


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强表示,目前,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具备诸多先发优势。全市研发人员超过40万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保持6%左右,在全球领先。北京拥有北大、清华、中科院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新路子。”许强说,北京将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全力建好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持续推进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前瞻布局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他尤其提出,“从0到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光电子、生命科学等领域持续占先。弥补关键短板,力争在集成电路、关键新材料、通用型关键零部件、高端仪器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编辑 马瑾倩 校对 李世辉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李玉坤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北京将综合提升山区防灾减灾能力和韧性,形成蓄水和行洪联调联动
北京
前线 | 翟崑: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京号
美媒曝特朗普曾威胁“轰炸莫斯科” 俄方回应:无法证实
第一看点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五倍
时事
民进党当局恐吓将参加抗战纪念活动的抗战老兵,国台办回应
第一看点
大兴机场完成最大规模应急救援综合演练,消防救援3分钟内到位
北京
一条热线连民心!武汉12345的“秒办”服务
新京号
金立群:聚焦互联互通 推动可持续发展
财经
育儿补贴,申领时间定了!
新京号
转发周知!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