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刘世锦:实现远景目标既要保持一定增速 更重要的是提升增长质量
新京报 记者 侯润芳 编辑 赵泽
2020-11-29 13:40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侯润芳)如何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增长质量。

“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些研究认为要实现这一增长速度,或人均收入翻一番,这一时期的平均增速不能低于4.7%或达到6%以上。这些研究通常假定汇率水平不变或仅有小幅(如1%-2%)升值,这个假定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刘世锦说,汇率变动是一个复杂问题,从长期看,最重要的变量是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是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按现价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部分取决于增长速度,部分取决于汇率水平的变动。

刘世锦进一步解释,从潜在增长率看,这一时期平均增速达到4.7%难度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重要的是汇率变化,而汇率变化直接与经济增长质量相关。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德国等二战以后的发展经历表明,一段时期内与先行者人均收入差距的缩小,汇率升值的贡献要大于经济增速的贡献。根据刘世锦的研究团队测算,从1975年到1991年16年间,日本实际GDP年平均增长4.4%,日元兑美元汇率年平均升值5.1%。日本实际GDP累计增长199.6%,日元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20.3%。从按美元计价的日本人均GDP增长来看,GDP实际增长的贡献约为47.5%,日元兑美元汇率升值的贡献约为52.5%。从1971年到1987年16年间,德国实际GDP年平均增长2.3%,德国马克兑美元汇率年平均升值4.3%。德国实际GDP累计增长143.2%,德国马克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95.1%。从按美元计价的德国人均GDP增长来看,德国GDP实际增长的贡献约为42.3%,德国马克兑美元汇率升值的贡献约为57.7%。

“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立足点应当更多地放在提升增长质量上,而非过度追求难以企及的增长速度。”刘世锦最后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侯润芳 编辑 赵泽 校对 刘军

相关推荐
论当前我国设定GDP增长目标的重要性与促进增长的建议
财经
烟台网络正能量精品展播(九)
新京号
盛松成 孙丹:积极探索人民币作为类避险货币的可能性
财经
《2025中国“宝藏小城”旅游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破解“大城市病”,北京做对了什么?
北京
陶 然:通过改革稳房价,可控缓慢下降是最好结果——深度解读房地产未来
新京号
《2025年轻人生活方式报告》全文发布
财经
我和我的学科 | 杨敏:社会学塑造了啥?毕业生的故事
文化
精致餐饮转型突围,“大董们”走进抖音直播间
企业资讯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