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珍品展开展,“稿”字四方连等藏品亮相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李木易 编辑 樊一婧
2020-11-26 12:49
展览展出我国集邮家孙蒋涛先生、傅嘉驹先生的珍罕藏品50框。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举世闻名的“稿”字四方连邮票、赣西南赤色邮票实寄封……今天(11月26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珍品展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我国集邮家孙蒋涛先生、傅嘉驹先生的珍罕藏品50框。


2020年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90周年。本次包括《中国解放区邮票(1930-1950)》展品,《华北解放区邮票》《东北解放区邮票》《华东人民邮政》《西北解放区邮票》《西南解放区邮票》五大解放区邮票的50框展品。从揭开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序幕的“赤色邮票”,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个时期的重要邮票几乎被全部展出。


今天(11月26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珍品展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举世闻名的“稿”字四方连邮票。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 展览看点


图案简约质朴,地域文化强


由于战争时期经济匮乏,物价上涨需节约开支,及技术落后等因素,特别是还在敌人的封锁和包围之中,所以,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印制水平不高,色彩单一。


从邮票的制版、纸张等方面来看,在邮票印制过程中,因各地条件不一,出现了誊写版、石版、胶版、锌版、铜版、凸版和雕刻凹版等印刷情况。


如印制条件较差的中华苏维埃邮政邮票,多为石印,土纸、无齿,并且加盖邮票较多。这既凸显出革命战争时期的物质生活困难和时代特色,也融入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优秀元素,虽然发行的邮票简单粗糙,但其设计、印刷及邮票本身的要素却有别具一格的特点。


观众在拍摄展品。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宣传功能强,激励作用大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发行的邮票发挥了旗帜鲜明的宣传动员社会功能。


例如,1944年3月,山东战时邮政率先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毛泽东像邮票,真实记录了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浴血奋战,取得抗战形势朝着胜利大步迈进的毛主席光辉形象。


此后,华北的晋察冀、晋绥边区和东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也纷纷印制毛泽东像邮票。从1944年3月到1950年5月12日发行最后一套毛泽东像邮票止,各解放区共发行毛泽东像邮票40余套230多枚,这在中外邮票史上史无前例。


收集难度大,珍罕性高


残酷的战争使解放区邮票能够留存下来的非常之少,已经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此次展览展出了几乎所有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素材,其中不乏孤品,包括存世量不超过5件的珍罕品及收集难度极高的试印样票、变体票和特殊使用实例。比如,举世闻名的“稿”字四方连邮票、赣西南赤色邮票实寄封等。


邮票源流可靠,填补邮史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重要素材大多来自中国集邮家沈增华、林崧,中国香港集邮家关卓然和日本集邮家水源明窗等著名集邮家的藏品,源流可查,经受过历史的检验,并多次在世界邮展和亚洲国际邮展上展出。


此外,展品中一些新发现的邮票填补了解放区邮票的空白。


■ 多知道一点


什么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是指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交通、邮政机构所发行的邮票。这些邮票历经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这一时期重大事件、重要变革的历史见证。


1930年,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和闽西交通总局分别发行了人民政权的第一批邮票,揭开了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的历史序幕,开创了人民邮政新纪元。从那时起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先后有70多个地区、170多个邮政机构,发行约500套、共计2400余种邮票,真实地记录了人民邮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光荣历史。


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各阶段特点


建立赤色邮政并发行赤色邮票和苏维埃邮票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数量不多,约13余套,主要是满足在战争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邮政和宣传动员的需要。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数量不多,约50余套。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6-1950.6)。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数量最多,即使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全国部分地区尚未解放,解放区邮票仍然继续使用。直到1950年3月8日,邮电部邮电总局发布通令:“因已发行全国统一邮票,原各区发行的分区邮票,出售期延至本年六月三十日为止,七月一日停售。如有存在于人民手中,仍准用其交纳邮资,贴用至本年八月底为止。”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影记者 李木易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