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检出核酸阳性?原因有两点
2020-11-25 15:32

订阅
新京报快讯 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
有记者提问:最近,多地出现了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如此频繁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 李宁:近期,多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爆发期,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另外一个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经过加大监测以及其他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应对处置,从而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风险。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编辑 赵天晨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