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令公众诧异的是,怎么到今天还有“浸猪笼”?
新京报 编辑 马小龙
2020-11-22 15:18
反对“浸猪笼”,不仅是在反对无序的私刑,更是在捍卫法治文明。

▲广东茂名男子因情感纠纷被“浸猪笼”,警方通报。  


文|与归

 

最近,广东电白县一男子疑似因情感纠纷,被多名男子“浸猪笼”的新闻引发热议。11月20日晚,当地警方通报称,已抓获犯罪嫌疑人赖某明。随后,另外三人自首。

 

道德没能归道德,但法律的终究要归法律。以违法的方式惩罚犯下道德错误的人,这是动用私刑,终究也会得到法律的惩罚。

 

不过,相比这件事情本身,一些网友流露出的看法,或许更加可怕。

 

比如,有人说,“有时觉得土办法更有效”;有的说,“浸猪笼这个可保留下去”;还有的甚至推陈出“新”:“建议这类事情应当公开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专设一个公众号记录下来,以防以后的人遇到他们”……

 

虽然“浸猪笼”早已是被明确禁止的民间私刑,但时至今日,民间依然存留着不少类似的处事思维。2015年,广西玉林一位10岁男孩偷钱被抓,随后愤怒的村民就用铁猪笼套住男孩,并勒令他光着膀子到池塘中浸泡。

 

这种“复古”,甚至变本加厉的思维,才是真正反文明的。

 

其实,不仅仅是“浸猪笼”,任何私刑在现代文明社会,都是不被允许的——私刑没有标准,缺乏程序,无法掌握“度”。它的审判是基于大多数人的情绪,而不是基于犯错者的社会危害度。

 

遇到一件不道德的事情,你要问,该不该“浸猪笼”,现实中可能会有不少人举臂欢呼;但你若要问,出了事谁负责?估计一片鸦雀无声。

 

2012年,广东梅县绿窟潭深处,曾惊现10多具百年前人体骸骨。后经专家勘探,认定其为清末民初被“浸猪笼”的受害者。是的,他们是受害者,他们即使犯了错,也错不至死。

 

如果足够了解当年为什么要废掉“浸猪笼”等残忍的酷刑、私刑,今天就不会说出恢复和叫好的话。

 

猪笼易结,情怨难解。我们应该继续改变的,是一些传统的落后观念,而不是嚷嚷着恢复旧的观念和处事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在法治社会,面对出轨等情感纠纷,应该怎么做呢?

 

现实中,可以对涉事的男女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可以选择离婚,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进行索赔。一般情况下,法院也都会以在婚姻关系中存在过错为由,让犯有错误的一方承担更多的责任、分配更少的利益。

 

总之,让道德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情感的归情感,利益的归利益。“出轨”“偷情”违背基本的伦理道德,应对其予以反对并谴责,但动用私刑,是无论如何不值得提倡的。

 

我们反对“浸猪笼”,不仅是在反对无序的私刑,更是在捍卫法治文明。

 

□与归(媒体人)

编辑:马小龙  校对:吴兴发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夜读:今天你可能错过的新闻都在这里

相关推荐
丢不掉的“青岛大姨”,学会“务实”的张海宇丨人物
娱乐
今年有部79集的超长连续剧,叫“北京的雨”
数据
《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文化
斑斑劣迹!美国是二战后国际和平环境的最大破坏者
国际
以我三舅姥爷在天之灵起誓,你听到的都市传说绝对不是“真的”!
文化
儿童文学,除了想象力,还需要点“现实主义”
文化
一个国家,是不能靠货币贬值走上繁荣之路的
文化
朱启钤:在梁思成、林徽因之前,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
文化
2019“人设”盘点丨崩塌背后有着怎样的公共议题?
文化
林心如 现在觉得,演烂片还不如在家洗碗
娱乐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