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信息泄露后如何维权?赵占领:报案以及进行民事诉讼
新京报 记者 罗亦丹 编辑 岳彩周
2020-11-19 21:11
赵占领介绍,在有相关证据或线索的情况下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这是最常用的办法。此外,当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财产损失,例如有人以电商官方客服、机票退订等名义进行诈骗,并能准确说出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以此增加可信度、骗取资金时,可通过民事诉讼维权

近日,新京报贝壳财经独家报道,圆通“内鬼”致使40万条个人信息泄露登上热搜。谁来为被泄露的个人信息负责?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11月1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现场连线专家、律师深度解读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话题。


由于目前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普通人的身份信息暴露在网络,成为了一个个“透明人”,那么一旦个人发现信息泄露,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当发现自己信息被非法获取或转让时,有报案以及对信息泄露主体进行民事诉讼两种途径。


赵占领介绍,在有相关证据或线索的情况下可以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这是最常用的办法。此外,当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直接财产损失,例如有人以电商官方客服、机票退订等名义进行诈骗,并能准确说出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以此增加可信度、骗取资金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追回和弥补个人损失。


“据我了解目前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极少有人提起这类民事诉讼,这是因为取证很困难,比如很难证明信息泄露途径是被告泄露的,因为信息泄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快递信息电商平台、卖家、快递公司都有可能泄露,此外证明损失也相对较难,因为有些情况下可能没有直接财产损失,间接损失也不好证明。”他表示。


赵占领认为,作为普通用户,多数情况下一般大家的选择还是通过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立案的方式查清具体的犯罪嫌疑人以及其犯罪手法和路径,然后在提起民事诉讼,才有可能实现自己救济的目的来挽回自己的损失。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罗亦丹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父母手机里的“幽灵扣款”:走路赚钱、免费会员、免密支付
科技
扩散 | 事关个人信息安全,速自查!
新京号
粉丝为何能“精准围堵”艺人?起底“饭圈”追星乱象
第一看点
6年被收3万息费,信用卡账单藏利息“刺客”
新京号
6年被收3万息费 信用卡账单藏利息“刺客”
财经
直播间里,被套路的“童星梦”
时事
常识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对门邻居装了摄像头,我的行踪一览无余!我能要求他拆掉吗?
新京号
曝光虐猫者反被告,法院:监督有必要,曝光有边界
时事
网暴之下,一位妇产科主任的抗争与坠落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