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旧小区改造是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今年1月2日,大兴区召开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推进会,引入社会资本北京愿景集团。
位于清源街道的枣园小区作为试点之一,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试点工作。经过大半年的改造,如今的枣园小区,正在摆脱老旧社区的固有形象,朝着多元化有机社区迈进。
枣园小区是愿景集团在大兴区有机更新的示范项目之一。社区内的垃圾分类科普基地,利用厨余垃圾生产的有机化肥种植蔬菜。企业供图
厨余变肥料,打造垃圾分类科普基地
10月30日,40名枣园小学的学生参与了枣园小区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小朋友们松土、挖坑、撒种子、施肥、浇水,并利用厨余垃圾生产的有机化肥进行蔬菜种植。
枣园小区是愿景集团在大兴区有机更新的示范项目之一。据悉,依托枣园小区闲置空间资源,愿景集团和清源街道共同发力,安装了专业的厨余垃圾处理机,每天“吃”进厨余垃圾,“吐”出有机肥料。
“3380户居民每天会产生约1吨的厨余垃圾,这些垃圾不必运出小区,24小时就能变成150公斤有机肥供居民免费取用。”愿景集团城区更新事业部北京大兴区域负责人贾凡告诉新京报记者,此举既可有效避免垃圾腐烂、臭气熏天招蚊虫苍蝇等环境问题,同时还成功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社区,变垃圾为宝的良性循环。
贾凡告诉记者,枣园小区还定期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打造垃圾分类科普基地,联合枣园小学师生、社区居民,建起十多个共享菜园和花园,营养来源就靠厨余垃圾制成的有机肥。
“这不仅是个厨余垃圾处理站,更是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贾凡表示,菜和花成熟后不仅会组织大家采摘,还会组织学生送给社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由此培养孩子们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关爱老人的优秀品德。
社区改造,强化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实际上,这仅是枣园小区摆脱老旧社区固有形象、朝多元化有机社区迈进的一个侧面。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枣园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回迁、商品混居社区,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共有51栋居民楼,3380户居民,13100人,是典型的超大社区。
枣园小区的业主普遍反映,作为老小区,这里原来不仅外立面陈旧,还存在着小区卫生环境差、配套服务项目不全、养老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
“我在小区居住了20多年,原来小区内垃圾遍地,现在改造后,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今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小区的变化,小区业主李先生笑着说。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试点工作的启动。今年1月2日,大兴区召开了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推进会,引入社会资本北京愿景集团,清源街道枣园社区作为试点之一,由此正式启动老旧小区有机更新试点工作。
愿景集团进驻枣园小区后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地形、物探、勘测工作,对建筑物、道路、地形、地坪标高等地上现状、地下管线进行测量绘制,由此夯实社区内整体设计施工前提基础。
老旧小区改造长效机制的关键在于,改造者要把小区当成一个生命来看,和居民充分地交流,以人为本地进行“友好”改造,从而以达到天然的人居和谐。基于此,愿景集团通过组织送菜等便民活动,征集居民对于小区改造的意见及建议,由此共收集了2000余份居民意见。
在对枣园小区具体改造中,盘活社区内闲置配电室是强化小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一大亮点。愿景集团将闲置配电室重新利用,外墙加固翻新改造,并打上隔断,一楼做成社区活动中心及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做成物业服务中心,用于召开“拉家常”议事会、日常物业服务管理等。
此外,愿景集团与属地规划部门共同探索尝试,在征得小区内2/3以上居民同意后,通过简易低风险政策实现在社区内增设便民服务配套空间,满足社区居民的基础生活需求。除此之外,对公共区域、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加无障碍坡道、一键呼救等设施。
改造项目还包括安装门禁安防、机动车道闸、景观绿化改造,增设社区无障碍公共卫生间、便民服务配套改造等,通过这一系列立体化、系统化的改造,让老小区焕发“新生”。
服务先行,“物业+”提升社区软实力
物业管理的不到位,也是枣园居民关心的首要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今年4月,愿景集团旗下的“和家物业”与枣园小区原物业公司完成交接,正式进驻枣园小区。
据贾凡介绍,和家物业最为突出的一大亮点在于,引入“领事”管理制度,即每户居民都有专属领事人员负责物业服务相关事宜,领事人员定期开展入户活动,平均每户每月入户拜访率30%。在服务方面,领事人员负责对接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资源池,提供工程检修、环境保洁、安保秩序、环境绿化、设施养护等专业物业服务。
未来,枣园小区将以物业服务为抓手,通过改造提升、便民配套、养老服务等核心模块赋能,打造了“物业+”服务体系,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愿景集团不断创新迭代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模式,树立“微利可持续”价值导向,开展小区内自平衡、大片区统筹平衡、跨片区组合平衡、商业优质项目捆绑等多种市场化模式创新,推动统筹留、改、拆、补各类要素的街区级、城市级有机更新项目落地。
首个参与的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项目,率先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下的老旧小区改造共治平台,探索社会资本投资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探索以“双过半”和“先尝后买”方式提供老旧小区专业化物业服务,被称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目前,愿景集团在北京朝阳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通州区、西城区的5个项目进展顺利。
【“数”读】
150公斤
3380户居民每天会产生约1吨的厨余垃圾,就地变成150公斤有机肥供居民免费取用。
2000份意见
为了和居民充分地交流,以人为本地进行“友好”改造,愿景集团通过组织送菜等便民活动,征集了2000余份居民对于小区改造的意见及建议。
4000万平方米
愿景和家与政府签订物业服务合约面积1.7亿平方米、服务面积约4000万平方米,涉及14个省(区、市)的2000个老旧小区,直接服务200万社区居民。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武新 校对 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