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78家企业1300余岗位,北京举办专场招聘会帮扶未就业学生
新京报 记者 戚望 杨菲菲 李木易 编辑 苏季
2020-11-10 23:10
现场还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专区,“一对一”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指导。

11月10日下午,“2021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活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农展馆举办。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 杨菲菲 李木易)为进一步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获得针对性就业帮扶,11月10日下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2020年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78家企业提供了130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现场还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专区,“一对一”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指导。

 

记者探访发现,参会企业重点关注求职者的专业、沟通能力等方面,参会学生中有不少是留学生,他们求职意愿强烈,但在投递简历时仍然比较谨慎。此外,不少学生对就业比较“迷茫”,对自身能力、职业目标等缺乏清晰认知。

 

800余学生投出1500余份简历

 

今日下午两点不到,在国家农业展览馆3号馆前,求职者们已经排起了长队。

 

参会毕业生在排队递交资料。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记者了解到,现场不仅有2020届未就业的学生,还有已完成学业但暂未拿到毕业证书的2021届海外留学生。数据显示,截至招聘会结束,现场一共收到800余人投递的1500余份简历。

 

多名留学生向记者表示,今年留学生找工作压力较大。一名英国留学的硕士毕业生马同学告诉记者,他的学业课程已结束,但还未拿到毕业证。他原本计划在课程结束后,先在英国工作1-2年。因为新冠疫情暴发,他取消了在英国找工作的想法。“临时决定回国找工作,面临着很多难题和压力。一方面,我们对国内的企业缺乏了解,需要从头补起;另一方面,不少留学生受疫情影响回国找工作,加剧了竞争。”

 

本科在北京就读、研究生在英国拉夫堡大学就读的孙同学目标明确。他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希望能找到和专业比较对口的工作。在招聘会现场,他在一家篮球公司和一家提供国际商务类岗位的公司分别投了简历。

 

记者也发现,部分2020届未就业的学生对找工作存在焦虑情绪。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同学表示,她于2020年6月毕业,在考研失败后由于家庭原因放弃再战,开始找工作,“身边的同学都陆续找到了工作了,我很焦虑。除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外,不太相关的文职工作我也考虑。现在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工作。”

 

78家各类企业多条件考量求职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会企业中不仅有北京银行、自来水集团、北辰实业、纳通医疗等知名企业,还有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契合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涉及金融、医疗等不同类型。

 

工资、福利待遇都是吸引求职者的“重要武器”。六险一金、员工宿舍、北京户口、安家费、福利房……记者发现,为吸引求职者,不少参会企业展示了各自的福利待遇。

应聘者在拍摄用人单位列出的待遇。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招聘会开始后半个小时,北京燃气昌平有限公司在现场负责招聘的许女士已经收到了近20份简历。许女士告诉记者,这次公司招聘的职位很多,一般管理岗和生产岗有近90个职位,额外还有40个劳务派遣的职位,“学生的热情也很高,我们之前准备的情况登记表都不够用了。”许女士介绍,由于公司在昌平,所以此次招聘更希望能招聘一些昌平生源的学生,“我们机关有食堂,但是不解决住宿,所以想找一些离家比较近的。”

 

北京华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申女士告诉记者,今天收到的简历并不多,“我们招的主要是化工研发和证券事务类,但是目前还没有化工研发专业的学生投简历。来应聘的主要还是金融、财会专业的学生,跟证券岗位的契合度还是可以的。”申女士表示,公司最看重的是学生所学专业、实习经历以及沟通能力,“专业对口还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岗位涉及到跟不同部门接触,所以也会格外看重学生的沟通能力。”

 

主办方提前精准发送信息,现场设置就业指导专区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此次招聘会的服务性和针对性,主办方不仅提前将招聘会信息精准点对点发送到学生手中,还现场设置了就业创业指导专区,让专家现场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指导。

 

在场馆的入口处,有两个展位格外火爆,不少求职者手拿简历排队等待。记者了解到,这是此次招聘会特设的就业创业指导专区,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李建和“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师韩晨光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现场指导。

 

“老师,我大专毕业,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毕业于某大专园艺专业的一名学生小齐(化名)已在家待业超过半年。他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同时对自己专科的身份有点自卑。李建在沟通中发现,小齐不善言辞,但却很踏实,读书期间还考了花艺资格证书。李建给他的建议是,千万不要闲下来,“可以去花店或花艺市场,利用专业优势先打工,把这段实习经历写进简历,等再找工作时就拥有了一段别人没有的经历。”

 

2020届硕士毕业生小婕也待业近半年,她所学的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因为疫情原因没及时找工作。李建发现,小婕的问题在于只想找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博物馆能提供的岗位又有限。从小婕的简历中,李建了解到她本科专业是教育学,于是,李建建议小婕不要只盯着博物馆,也可以看看博物馆与教育学相结合的工作。同时,给自己设置几个不同的求职梯队,“不能一棵树吊死。”

 

记者还了解到,提前点对点发送相关信息也是此次招聘会的一大亮点。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赵琳介绍,为了提高招聘会的针对性和服务性,北京市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借助北京市未就业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提前一周将招聘会信息精准推送到学生手中。“2020届及往届未毕业的学生,还有北京以外但是有在系统登记的学生,我们都提前推送了消息。”赵琳介绍,针对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生,则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了点对点推送消息。

 

就业专家支招:别“死磕”、避开简历雷区

 

李建表示,来找她咨询就业指导的学生,虽自身问题高度个性化,但一个普遍的特点是“迷茫”: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知道到哪里找到适合的工作。

 

对于这类的,她的建议是,首先是不要闲下来,不给自己长时间的空窗期。她表示,有一些求职者手里已有还不错的录用通知,但总觉得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觉得还可以拖到明年的春季招聘。“即使手里没有特别喜欢的工作,也不要拖着。到了明年春天,就又会有一批新的求职者和你一起竞争。”

 

第二,不要“死磕”某个岗位。有些求职者,一定要进“大厂”或进入有编制的工作,导致错过了求职的最佳时间。李建表示,当喜欢的岗位不招人或是求职失败时,不要想着“死磕”。可以结合求职进程,给自己设置不同的求职梯队。一旦错失应届生的身份,又没有正式的工作经验,在求职市场上的处境会非常艰难。

 

第三,多渠道了解信息,了解不同的岗位都是做什么的。“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去咨询进入这个行业工作的学长、学姐等前辈,了解他们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时间怎么运用、工作中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

 

第四,做好职业规划,哪怕出于种种原因,求职者暂时从事了不喜欢或不适合的工作。“比如有些学工科的女孩子,最后去做了行政。那么,从入职开始,就要给自己设置目标,像两年内有哪些提升,未来是否要在公司里转型、转岗,是否要跳槽去更好的公司等等。然后积累相关的知识、学习相关技能。”

 

最后,李建特别提醒求职者注意简历。她在现场看到的简历大部分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求职目标不明确、信息杂糅、页数过多。“不要拿一份简历去投不同的岗位。个人简历最好不要超过一页,类似身高、体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无用信息尽量不要写。”

 

新京报记者 戚望 杨菲菲 摄影记者李木易 校对 柳宝庆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戚望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杨菲菲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直播带岗等多渠道带动就业新趋势,名企多岗“触手可达”
新京号
明天上午,13家企业39个助残岗位等你来
新京号
给予就业补贴、基层高定工资,多省份“真金白银”促大学生就业
时事
保租房、人才公租房、青年公寓,北京近15万套房源专供毕业生
北京
北京产业援疆激活和田发展新动能
新京号
技能培训班开到家门口,北京多区打出促就业“组合拳”
北京
银龄有为促发展  桑榆生辉绽芳华——北京市离退休干部、老干部工作先进典型事迹综述
新京号
民政部公布公益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 |新京公益5月播报
公益
奖金最高达20万元,第八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启动
北京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