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消费升级助燃新商机,便利店品牌巨头押注二三线城市
新京报 记者 欧阳晓娟 编辑 秦胜南
2020-11-10 14:08

便利店下沉市场的争夺愈演愈烈。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便利店门店开门营业率逐渐提升。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便利店门店数量达4746家。在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较为饱和之下,头部品牌以及互联网巨头纷纷扩张布局二三线城市拓展新的市场盈利空间。

 

受疫情影响,“宅家”使得便利店线下门店经营受到较大冲击。《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634家便利店关店;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便利店门店开门营业率逐渐提升,上半年全国新开便利店门店数量达4746家。报告还显示,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较为饱和,二三线城市将成为便利店企业市场扩张新阵地。

  

近两年来,连锁便利店品牌争相下沉。今年5月开始,7-11相继在湖南、河南开出首店;7月开始,罗森北进河北,南进海南,东拓福建;便利蜂新驻广东、山东、安徽等地;天福上半年也在江西、湖南加快了异地扩张。今年9月,大本营在四川的红旗便利店进军兰州,同时在海南设立子公司,拟扩张海南市场。外资便利店、内资便利店都在加大扩张步伐,开启逆势扩张,保持高速、高质量的开店节奏。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便利店品牌之所以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是因为我国这些城市消费升级,“便利店的最大特点是和消费者的购买力相关,人均6000美元以上、甚至1万美元的发展水平,才能够使便利店迅速得到发展。”

 

业内认为,我国便利店将摆脱“夫妻小店”的模式,从传统向跨界、多栖、多元化进阶。便利店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商品力、运营力和智能数字化能力,寻求稳步扩张。

  

 

新京报记者 欧阳晓娟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杨许丽


相关推荐
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下滑7.3%,大宝母公司在华押注二三线城市
财经
实探丨关税风暴中的义乌:玩具厂老板们硬核博弈
科技
库迪咖啡试水开便利店,能否破解行业增长困局?
消费
餐饮观察|企业不断下沉抢滩餐饮新蓝海
商业
餐饮下沉市场活力增加 “刚需”品类成主力
商业
潮起正是扬帆时——我国网信企业如何更好“走出去”
新京号
奥莱赛道迎新,大腕儿登场,“高阶”玩法能否打通“折扣”生态链
商业
“爷爷不泡茶”入京,存量竞争下拓店目标能否完成?
消费
盒马前置仓再试水,成本难题依然待解
科技
助力小镇创业者,二三线城市掀起途虎养车加盟热潮
汽车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