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度假需求转向周边游市场,疫情反向助推民宿深度发展
新京报 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李铮
2020-11-06 10:56

新京报讯(记者 曲筱艺)2020年的民宿市场喜忧参半,“小而美”的单体民宿虽然熬过了疫情,但依然难免被洗牌的局面。


王力在苏州经营一家8间客房的民宿,今年春节期间由于临时停业,损失颇大,“我当时已经抱着要倒闭的打算,员工也走了一半。”没想到,从5月起,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入住率居然慢慢恢复了,暑期和十一黄金周期间更是天天满房,“基本弥补了上半年的损失。”不过,她也坦言,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即使满房也没敢贸然增加人手,“大家今年都比较辛苦。”


今年年初,国内民宿行业受疫情影响骤然落入低谷。然而,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国内经济逐渐复苏,在暑假和十一黄金周的加持下,乡村民宿的入住率高达80%,成为大住宿行业疫后复苏的佼佼者。业内人士坦言,乡村民宿大概是疫情后收获“反弹性”消费红利为数不多的行业之一,这主要得益于疫情后,人们将度假和消费诉求转向周边游市场。


但是,民宿老板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赚得盆满钵满。乡伴创客学院院长顾军表示,“大多数民宿的营收与往年持平,疫情后虽然入住率提升,但客单价下降。”据了解,上海、北京等周边型民宿今年暑期房价基本与往年持平,均价为600元-700元;丽江、厦门等地的民宿房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几乎腰斩,仅300元左右。顾军指出,疫情后五星级酒店和度假村大幅降价,有的仅售五六百元,在此背景下,民宿千元以上的价格很难维持,“主力店会把价格放到600元-800元,只有节假日或者特殊房型才能维持在千元以上。”


疫情期间,民宿行业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减员增效,努力提高抗风险能力。顾军表示,2020年民宿市场总体来看喜忧参半,先抑后扬——虽然火爆的暑期弥补了年初的大部分损失,个别地区甚至超过往年;但目前又即将进入淡季,未来4-5个月的运营压力比较大。


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疫情之后那些能提供独立院落、复式房型、亲子套房或者整栋别墅的高端民宿,更受到市场欢迎,恢复速度也更快。有数据显示,许多疫情前入住率在70%左右的高端民宿产品,疫情后的入住率都能达到90%。


在延庆经营院落式民宿的曹先生表示,今年能住5人-8人的独立院落式民宿卖得最好,“往年都是由几拨客人分别租住,今年都是一家人直接包院。”业内人士分析,这与疫情后消费者度假习惯的改变有关,人们出游更加注重安全性和空间感,高品质的独院或者独栋乡村房源的入住率显著增加。据统计,今年超过52%的客人更愿意选择独立的多居室民宿。


疫情在对民宿造成重创的同时,也反向助推了民宿的深度发展。近年来,随着一线城市周边休闲度假理念的转变,高端乡村民宿逐渐兴起,疫情后中高端客户的消费回流,无疑进一步助力高端民宿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反而加强了对投资乡村民宿的信心,尤其是那些既有标准化的硬件和服务水平,又能保留当地自然美学和人文风情的精品民宿。据了解,除了提供“包院”或者“包楼”的住宿服务,乡村高端民宿还衍生出各种附加体验项目,比如农家定制餐饮、短途旅游以及土特产等。


针对疫情后高端民宿的“火爆”,顾军表示,消费者并非一味地追求高价位民宿,而是更青睐性价比高、功能性强的产品。他指出,目前民宿主要消费客群的确发生了变化,早期民宿消费以情侣为主,注重私密性、好景观,比如把浴缸放在露台上的民宿;疫情后的消费群体则以家庭、亲子为主,对民宿的相关配套要求更高,比如餐厅、咖啡厅、儿童活动区、泳池等。“今年夏天能满足亲子需求的民宿生意更好,比如设有大泳池、亲子活动空间或者提供相关自然教育课程等。”


新京报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李铮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曲筱艺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权威发布|扩量、提质、增效!东营《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如何影响您的生活
新京号
天之尽头 天鹅带你游山东荣成
时事
大利好!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最新通知!
新京号
圆桌丨全产业链协同提供坚实基础保障,让“小城之光”走得更远
财经
周海涛:旅游投资的本质是消费升级、城市产业化升级
财经
2024年怎么玩?100个“宝藏小城”四大主题线路请收好!
财经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
财经
【公益视点】高静华:中国特色企业慈善的驱动因素、基本特征与路径选择
新京号
王笑宇 | 文旅“割裂”:消费降级,体验却升级,如何应对?
新京号
戴斌:国内出游总人次增幅高于国内旅游总花费,不意味着消费降级
财经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