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每次主旋律电影完成都是一次产业升级,更好的是下一部丨业内说
新京报 记者 周慧晓婉 编辑 黄嘉龄
2020-11-05 21:07
“超出预期”、“比想象中的好”,这几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者总是在为团队们团结起来用“中国速度”做出来的影片感到骄傲,伴随着一部部优秀的主旋律作品走进中国影市,越来越多观众对这个类型电影充满期待,也越来越为中国电影日渐成熟的电影工业感到骄傲。

需要热情和协作

更需要成熟产业体系支持

 

从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到今年的《我和我的家乡》,张一白感慨颇深。对如今业内都在探讨的“中国速度”有何看法,他诚恳地谈了谈自己的想法,这四个字,还是得取决于有没有成熟电影产业体系的支持,有没有成熟团队与成熟导演的努力和拼命,有了这些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主创的热情、团队的协作、产业的支持,这三个是能不能实现中国速度的必要因素。”

 

张一白在《我和我的祖国》活动现场。


《我和我的祖国》刷新了献礼片的新高度,无论内容表达、票房成绩或是观众口碑均取得了主旋律电影新的成功,并形成全民的观影热潮。在大半年时间内孵化出来的作品,多少人在做之前都认为是前所未有的尝试、很难完成的任务,但张一白说做这样的片子本身其实没有那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旦接到任务,在制作剧本的时候同时进行相应的工作的开展。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整个产业体系梳理得比较明确。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下建立的项目,加之每位导演本身具有的丰富经验,大家建立起相应的成熟团队,同时每个参与者都有想参与创作的热情,这些要素一有,其实在制片层面上来说真的不算难。”张一白表示,如果非要说最难处理的一般都是在创作上,台词如何打磨,剧作如何精彩,这才是永远需要精益求精的方面。

 

要靠人、靠经验,没什么不可能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完成拍摄,剧本打磨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的《一点就到家》,也给了编剧张冀太多意想不到。采访中,他反复提到“时间非常之紧,非常之赶”,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与紧张感下保证效率,对此他深有感悟:“《一点就到家》是我截至目前编剧的项目中最快的一个。第一次看到成片的时候就超出了预期,有些时候能在这么紧张的环境压力下把一个片子做成,你真能体会到团结有多重要。这些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是非常可观的,工业体系初具规模,经历了这么多年,国产电影对人员的培养、对市场的开发上都一点点打造出自己的地位,人也在创作实践中锻炼出来,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最终需要靠人、靠经验。”说到这里,他的眼神坚毅,话语里还充斥着当初创作时的“紧张感”:“电影人、电影工业、观众都跟着国产电影的创作者一起成长,例如香港导演和内地演员的融合度也非常高,大家都互相贡献着经验和力量,电影还是要靠电影人,没什么不可能的,创作者最高兴的还是你的电影被观众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之《相遇》海报。


《我和我的祖国》、《一点就到家》这些作品都是中国速度的一个体现,而中国速度这个概念在张冀看来,越拍越快的时代要保证质量可靠,目前的环境下也是需要拍这样的电影,也需要用这种速度拍电影。对于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每个环节完成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诚然,压力是非常大的,压力下要找到相应的应对方式,例如《我和我的祖国》中的《相遇》剧作,很大的先决条件是在创作上、表达上与导演达成共识,这样能比较快、比较稳地去执行。”张冀说,中国速度能成功的基础还在于要有创作基础,在人物上尽量真诚,他回忆在创作《相遇》时,仅是搜集资料就让他非常感动,似乎被带到六十年代一对普通情侣面前:“这类主旋律的电影,不是说就是个任务,只想着交差,而是要进入到特定历史年代的现场,进入到普通人的身上,他们平凡也有不平凡的经历。成功的主旋律之所以成功,最重要是体现到人性上的。”

 

每一步都要特别清晰、高效

 

记得在《金刚川》开机之前,剧组的主创前往丹东烈士陵园纪念缅怀先烈,那天让摄影指导罗攀感受很深刻,“当时我的感想就是,不管是多少人来做这个事情,也不管你怎么去定义这次创作。在抗美援朝的那个年代,至少这些战士洒过鲜血,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比起这些,我们大家为这个电影付出的汗水与疲惫,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的事情。那既然这样你没有理由不把它拍好,也应该、必须把它拍下来。”杀青后调完色,第一次看成片的时候,罗攀觉得《金刚川》超出了预期,可能在战争反思的描写方面有些遗憾,但这么短的一个时间内,这么多优秀的创作人员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色还不错,也对得起观众就很满足了。

 

吴京、管虎和张译在讨论《金刚川》剧本。


《金刚川》的成功也是中国电影的巨大成功,历史上几乎没有这么快的拍摄经验。对此,赵宁宇感慨万千,他说现在华语电影是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这样才让主创团队有基础来实现这个谁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金刚川》的每一步都要特别清晰、高效地进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度”制作真的不会有紧张和压力吗?赵宁宇对这样的问题总是摇摇手说“不会”:“如果有压力和紧张就不会干了,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不是随便就能够答应的,如果答应,一定要有把握。”回想拍摄的几十天,整个主创团队几乎是没有睡觉,连饭都吃不上,每天天亮就接着投入工作。在赵宁宇看来,这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尽到的责任,完成这个不可复制的任务,不是参加创作者的胜利,而是中国电影工业成熟的助力:“以前很多设备、技术我们都没有,就像现在有《流浪地球》的团队,比如现场如何爆破、照明弹如何加量,光线、色彩怎么调试,各方面都非常成熟,大家分工各司其职,只有一切都‘稳’,才会有现在的成片。”

 

严密统筹配合拍摄与制作

 

“前所未有”,则是美术指导严书恒回顾《金刚川》创作之路时提到次数最多的词语,至今回想起来,那种现场拍摄的紧张感都历历在目。在接到项目的时,非常紧急就已经刻在了严书恒等剧组人员的心里,那时,各个主创在各个不同的地点开视频会议,到复景后非常果断推进如何制作的决策,迅速推进的快速感,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要说中国速度,我觉得这就是中国人的速度。我们的民族从来就是一个高效,且忍耐力与爆发力兼具的民族。这样一部与时间赛跑的电影,从一开始就转变了传统的制作思路,将复杂情感精简为以牺牲为主题的创作思路,统一全组方向,并调用多方资源、团队、技术等,严密统筹配合拍摄与制作的时间,高效完成拍摄任务。”


《金刚川》中拍摄“架桥”。


戏里,志愿军必须赶在凌晨五点之前过河才能赶上金城战役;戏外,全组5000多人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拍完电影。是所有人长达三个月的咬牙坚持,很难复制。《金刚川》背后是5000人奋力渡过影史上的“金刚川”。联合导演田羽生至今认为,《金刚川》能拍成也是一个奇迹,大家都在讨论“中国速度”的概念,但不是说每个电影都能这么像《金刚川》这样,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首先是管虎导演有这样一个创意,能够调度一切资源多视角拍摄,并在短期内能够让几个团队同时开工,大家的团结让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完成。《金刚川》是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成熟条件下的一个产物,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验,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也是一部很有纪念意义的影片。”

 

快速度会不会有压力,也是我们反复追问黄建新的问题,极短的拍摄周期,从迅速组成项目创作团队,再到正式开机前往11个不同地方拍摄,以及远赴俄罗斯买回七十年前开国大典的彩色胶片并进行4K高清修复融入电影,《决胜时刻》拍摄的每一步都在黄建新“每天只睡两小时”的坚持下逐渐成形,谈及此他轻描淡写地回答:“我是那种一旦要做这件事,就必须达到自己要求的底线,呈现的结果也不能低于这个底线,但这事做完就过去了。我已经做成了,要开始想别的(电影项目)了。”


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李项玲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周慧晓婉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专题

主旋律电影拼出 “中国速度”

相关推荐
不客气、不偷懒、不熬夜,CBA最佳教练还不到四十岁|专访
体育
分化、破圈、押注小而美……疫情下影视行业变局
财经
电影导演拍剧集也怕观众拖进度条|揭秘
娱乐
另类国漫“霹雳布袋戏”:当仙侠文化遭遇木偶动画
文化
卢奇:《邓小平小道》展现了伟人“要乐观,要挺得住”精神|对话
娱乐
工体改造复建项目党支部书记王建忠:用镜头记录工人的蓬勃力量
北京
蒋璐霞:演戏,我只会用“笨办法”
娱乐
秦昊:我们都是“亲爱的小孩”
娱乐
杨洋:证明自己这件事,急不来
娱乐
从“猜你喜欢”到精准定位,一首剧集好歌曲是如何诞生的?丨揭秘
娱乐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