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杨燕绥:真正的医养结合不是医院办养老,也不是养老院办医疗
新京报 编辑 赵泽
2020-10-26 17:31

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老人节”。

这是我国第八个“老人节”,与此同时,中国自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社会,已经20年了,老龄化形势日益受到关注。据民政部有关人士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当前中国的老龄化形势如何?与传统的养老相比,当前或者未来的养老出现了哪些新需求?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去更好地应对老龄化?带着这些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了养老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


养老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 受访者供图


贝壳财经:距离深度老龄化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们还可以做好哪些准备?

杨燕绥:
养老问题本身是一件未雨绸缪的事情,我们应该倒计时地来做事情,在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就思考如何做好准备。

如果我们的人口政策好的话,比如,生育率保持在1.8-2.1的话,进入下一阶段的时间将会延长。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2013年),大量的女性进入退休队伍,所以我们的社会养老保险从此再没有收支平衡过;到2022年前后,1963年出生高峰的上千万男性将要退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整个社会保险制度都会遇到挑战,缴费人口急剧下降,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所以近两年养老保险中央统筹、医保待遇清单和养老服务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做制度准备。

贝壳财经:具体来看,这些制度准备的关键是什么?

杨燕绥:
在这期间,我们要做好两个方面,即“一上一下”。

“上”是指基本养老金要上到国家统筹层面,不能老龄化严重的东北地区发不出养老金,东莞、深圳养老金有富余。因此国家要统筹基本养老金,保证个人不管是在东北还是在东莞,都能够领取到养老金,既要公平又要持续。

“下”指医疗保险。“下”什么?要下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实现医护的可及性。不管是中老年人的慢病管理、健康管理,还是老年人需要的各种照料,都方便可及,即我们常说的医养结合。

真正的医养结合不是医院办养老,也不是养老院办医疗,因为二者成本不同,医院办养老,医院资源就浪费了,养老院办医疗,养老院可能就破产了。

贝壳财经:你说的“上”已经被提出很多年了,但迟迟未实现?

杨燕绥:
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做。“全国统筹”这个问题比较难,越拖越难。

今年或明年,相关的政策是一定要出来的,因为到了2022年,婴儿潮的退休高峰就来了。此次疫情的发生,有些企业经营面临问题,反倒让这个时间点有点提早了。

现在是上,上不去;下,下不来。我认为在2022年之前,这俩问题都必须解决。否则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会遇到资金增量下降情形,如果还不能有效地配置使用,就要出问题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赵泽 校对 吴兴发

相关推荐
一心堂投资2400万元加码医养市场,净利润已连降两年
消费
“伍福家园”山药粉调查:宣称能调理肿瘤等疾病,被指涉嫌传销
消费
二十年行走长城:记录横亘2500公里的长城人文故事
新京号
二十年行走长城:记录横亘2500公里的长城人文故事
新京号
离衰老最近的人:一个网约护士走进5000位老人的家
时事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孤岛引路——1941年前后侯仁之的秘密抗战
新京号
头条 | 从“跟跑”到“领跑”!小县城拿下43项“国标”,界首做对了什么?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打捞一个台湾老兵的大陆遗愿;加沙地带达成停火协议,和平曙光初现
时事
内修“实力”外塑“颜值”,河北三河的蝶变之路
教育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新京号
热门评论
受制妯发
7天前
有针对性的养老模式更全面的满足了老年人个性化服务需求,值得提倡!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