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水银体温计被下“禁产令”,到底存在什么风险?
新京报 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畅
2020-10-20 18:19
依据WHO提供的资料,接触汞,即使是少量汞,也可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对胎儿和幼儿的发育构成威胁。

新京报讯(记者 戴轩)你家的药箱中,是否也有一根水银体温计?这种最常见的医疗器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近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对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的三条“禁令”。

 

对于已经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原注册证在证书有效期内继续有效;注册证有效期届满可以申请延续注册,但限定其注册证有效期不得超过2025年12月31日。

 

对于已经按照医疗器械受理的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继续按照医疗器械进行审评审批,准予注册的,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限定其注册证书有效期不得超过2025年12月31日。

 

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产品。

 

汞,俗称水银。这种闪亮的银白色重质液体,是常温、常压下唯一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的金属,常用于制造科学测量仪器(如气压计、温度计等)。一位北京三甲医院护士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医院中使用的既有含汞体温计也有电子体温计。含汞体温计易碎,碎裂后水银会崩散一地,需要医护人员将其收集起来、用硫磺粉包好才能扔进医疗废物垃圾袋中,消毒也需要监管。相比之下,电子体温计更加快速和安全。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这一通知,是落实原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委2017年发布的第38号公告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其中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

 

根据相关文件,还有部分含汞化妆品、高压汞灯等将于明年禁止生产和进出口。

 

追问1

水银(汞)的毒性有多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资料,汞是自然生成的元素,见于空气、水和土壤中,属于重大公共卫生关切的十大化学品或化学品类之一。接触汞,即使是少量汞,也可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对胎儿和幼儿的发育构成威胁。

 

单质和甲基汞则会毒害中央和周围神经系统。吸入汞蒸汽可对神经、消化和免疫系统,以及肺和肾造成损害,后果可能是致命的。汞的无机盐腐蚀皮肤、眼睛和胃肠道,如果食入,可引发肾中毒。

 

不同的汞化合物被吸入、食入或表皮接触后,可能观察到神经和功能紊乱。症状包括震颤、失眠、记忆力减退、神经肌肉的影响、头痛和认知能力和运动功能障碍。接触空气中单质汞水平20μg/m3或以上达几年之久的工人,可以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轻微亚临床症状。对肾脏的影响已有报道,从尿蛋白增加到肾功能衰竭。

 

一般说来,有两个群体对汞更敏感。

 

第一个群体是胎儿。在子宫中接触甲基汞是由于母亲食用鱼和贝类,可对胎儿正在发育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甲基汞对健康的主要影响是损害神经发育。因此,如果在胎儿期接触甲基汞,儿童的认知思维、记忆、注意力、语言,以及良好的运动和视觉空间技能都可能受到影响。

 

第二个群体是经常(长期)接触高浓度汞者(例如靠渔业自给自足者或职业性接触者)。在特定的靠渔业自给自足人口中,每千人中有1.5至17名儿童显示了因食用含汞鱼类造成的认知损伤(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这些包括巴西、加拿大、中国、哥伦比亚和格陵兰的人口。

 

人们可能在不同环境下接触任何一种形式的汞。不过,相关接触主要是通过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和贝类,或在工业流程中吸入气态单质汞。

 

值得一提的是,烹饪不能消除汞。

 

追问2

除了体温计,还有哪些含汞产品将被禁止?

 

WHO介绍,很多产品中含有汞,包括电池、测量器具(如温度计和晴雨表)、电子表和继电器设备、灯具(包括某些类型的灯泡)、牙科用汞合金(补牙)、皮肤美白产品和其他化妆品、药物。

 

我国2017年发布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生效公告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此外,记者发现,2021年1月1日起,我国还有一大批含汞产品将被禁止生产和进出口。

 

这些产品包括电池(不包括含汞量低于2%的扣式锌氧化银电池以及含汞量低于2%的扣式锌空气电池)、用于普通照明用途的高压汞灯、含汞量超过百万分之一的化妆品(包括亮肤肥皂和乳霜,不包括以汞为防腐剂且无有效安全替代防腐剂的眼部化妆品)、农药、生物杀虫剂和局部抗菌剂等。

 

此外,2032年8月16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

 

追问3

其他国家如何限制汞的使用?

 

根据相关论文,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部分州通过立法手段遏制医院汞污染。截至2009年底,28个州严格限制或禁止含汞体温计的销售,13个州发布实施含汞血压计销售禁令。

 

2005年1月,欧盟制定应对汞问题的全面战略措施,其中即包括禁止营销和出售所有家用含汞测量仪器,禁止向医疗机构销售含汞体温计。

 

2008年,菲律宾颁布行政命令,在未来两年逐步淘汰所有含汞医疗器械;2009年,阿根廷禁止医疗卫生部门购买新的含汞医疗器械,2010年禁止销售含汞血压计。这两个国家在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后,分别在超过1700个医院淘汰了含汞体温计和血压计。

 

2013年,各国政府商定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公约》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28个签约方,于2017年8月16日生效,内容包括禁止建立新汞矿、淘汰现有汞矿、规范手工业和小规模金矿开采,减少汞的排放和使用,临时储存和处置汞废物的相关机制。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张畅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戴轩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相关推荐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朱华荣:加快立法与标准制定促进智驾安全
汽车
新闻8点见丨不降反涨?严查电商骗国补;TikTok恢复在美服务
时事
新闻多一度丨官方通报百雀羚不存在违规行为 圆叶牵牛到底是什么?
时事
江苏苏州一小区发生水银泄漏,律师:囤积、买卖水银涉嫌违法
时事
超2万字!从十个方面理解芜湖
新京号
国新办举行《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新京号
新闻多一度丨中国禁止这十地食品进口,日本核废水入海影响几何?
时事
习近平的调研故事
时事
习近平: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
时事
张庆伟: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政事儿
热门评论
算你超狗
7天前
是的,一定要小心,水银有贡毒
来自火星网友
7天前
额 说不准的 你们真的用过吗????我是给孩子用的,对比过 欧姆龙 很准的。我说的是电子温度计 不是额头那种
天天上班发财
7天前
电子的卖的便宜点也行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