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广西农科院南亚所王文林:夏威夷果市场产业链基础数据需完善
新京报 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2020-10-14 19:34

新京报讯(记者 王子扬)10月14日,在首届中国坚果零食产业创新高峰论坛上,广西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文林在报告中表示,目前我国的澳洲坚果(夏威夷果)存在大数据平台欠缺、无预测预报机制的问题,数据收集、分享、产业链基础数据方面仍需完善。


 

澳洲坚果又名夏威夷果、昆士兰果等,1857年发现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在美国夏威夷也有种植。上世纪70年代为了易于推广,取名为“夏威夷果”。澳洲坚果是目前已知含油率最高的树坚果,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90%。

 

王文林表示,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种植澳洲坚果,2009年后,由于电商产业的发展,澳洲坚果开始在我国大面积推广。2019年全世界种植澳洲坚果约180万亩,总产量21.4万吨,2020年预计全球总产量约23万吨,其中中国地区的产量约3.4万吨。

 

目前澳洲坚果在中国市场上面临多个问题,包括市场推广的品种多和杂、产量低、品质差等。中国从国外引进有近100个品种,但前期大都未经过试种就投入市场,包括大量的实生苗,造成有面积、无产量、品质差的问题。

 

此外,中国市场澳洲坚果还没有建立产业体系,产业链不完善。相关产业在科研、生产上各自为政。深加工企业少,产品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少。目前,我国澳洲坚果仍然以初级加工为主,加工产品主要有开口壳果(开口笑)、果仁、澳洲坚果油等。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图片来源 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世辉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子扬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一周碳要闻:机动车排放国七标准加速制定(碳报第136期)
财经
一周碳要闻:“强制配储”时代正逐步终结(碳报第134期)
财经
专家看点 | 2024找寻全球贸易增长新亮点
新京号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