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对美加征关税选波音还是番茄酱?欧盟内部“吵翻了”
新京报 编辑 陈静
2020-10-14 11:38
按照世贸组织的裁决,欧盟最早可以从10月27日起,对美国输欧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可以是波音飞机,但不仅仅局限于波音飞机。

▲欧盟会议资料图。视频截图。



据媒体报道,随着世贸组织(WTO)“开绿灯”,欧盟有可能对包括波音737客机在内的美国输欧产品,加征总额高达40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世贸授权姗姗来迟 欧盟反击跃跃欲试

    

早在9月30日,就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披露,鉴于美国政府对波音公司提供巨额补贴,WTO将批准欧盟对美国输欧产品征收总额高达40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10月13日,WTO的这一授权终于姗姗来迟,整个欧洲范围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讨论议题自然是“我们要对哪些美国产品‘下狠手’”。

    

从巴黎到布鲁塞尔,从罗马到法兰克福,“波音737”的名字在大讨论中最频繁被提起。

    

这不仅仅因为波音客机是美国输欧最醒目的大宗产品,仅对其一宗产品动手,就几乎足以填满WTO40亿美元的授权;更因为欧美双方在客机问题上的“怨念”之深,绝不亚于另一“老大难”——农副产品。

    

作为全球当今仅有的两大干线客机巨头,自WTO成立至今,波音和空客就围绕着客机市场主导权大打出手。

    

在二者背后,则是与这两大客机巨头利益攸关的欧盟暨其成员国当局和美国联邦政府。双方一面或明或暗地给“自家孩子”提供补贴和各种便利、支持,一面毫不客气地在WTO和各大平台“告御状”,指控对方“不当竞争”。

    

美国一度在这场“对告御状”中占据上风。

    

WTO曾裁定,西班牙、法国两国政府提供给空客的低息贷款“违规”,美国可以据此征收部分惩罚性关税。

    

2019年12月,欧盟暨法、西两国政府就这一裁决提出上诉,却在美国政府的“拖刀计”下无可奈何:特朗普政府不断拖延提名填补WTO上诉机构法官空缺,导致该上诉机构自去年底起仅剩一名法官(满额7人)而事实停摆,无法受理任何新的投诉。

    

今年以来似乎“风水轮流转”,轮到欧盟方面的相关诉求在WTO层面受到更多支持。

    

尽管美方辩解称,自今年4月1日起,拥有最多波音工厂的华盛顿州已废除一项令波音相关工厂税率下降40%(相当于向波音让利3亿美元),但WTO仍然认定欧盟所谓“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向波音提供变相补贴”的申诉有理。

    

按照这份裁决,欧盟最早可以从10月27日起,对美国输欧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可以是波音飞机,但不仅仅局限于波音飞机。

  

  ▲图片来自官方网站。


波音飞机只是“备胎” 番茄酱才是“正选”?

    

然而,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所在地)的“明白人”们却冷静指出,欧盟不太可能一开始就对波音737“下毒手”。

    

自2018年“铝产品关税战”打响、尤其2019年10月18日美国对75亿美元欧盟输美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以来,特朗普政府对欧盟的“关税大棒”层出不穷。

    

自那时起,欧盟输美葡萄酒、乳酪、橄榄油等产品被征收高达25%的惩罚性关税,空客飞机的关税也自2020年3月起升至15%。

    

而欧盟虽早在2019年4月就起草了包含27大类美国输欧产品、总额高达120亿美元的清单,但其中绝大多数内容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迟迟未曾对应落实。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欧盟是由27国组成的国家集团,众口难调,决策机制效率低下,程序进展缓慢;另一方面,欧盟内部许多人担心,针锋相对的欧美贸易战会激怒美国,从而让欧盟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但今年以来,欧盟在反制美国关税“极限施压”方面,似乎渐渐形成更多共识,这不仅因为特朗普在欧盟“低姿态”面前有恃无恐、得寸进尺,也因为新冠疫情及应对措施重创欧洲各国经济,让各国再也“大方”不起来。

    

尽管如此,许多人认为,鉴于10月27日这个“时间窗口”距离美国大选投票日(11月3日)太近,如果一开始就拿波音737开刀,可能弄巧成拙,反倒间接帮了目前选情不利的特朗普大忙。且博弈讲究留“后手”,一开始就打出王牌,后面就难以为继了。

    

去年4月的欧盟清单,包含了从农产品到汽车零部件的许多美国输欧产品,这些人认为,拖拉机、红薯、花生、冷冻橙汁、烟草、番茄酱、太平洋三文鱼等,都可以考虑纳入第一批“拖出去砍了”的“正犯”之列。

    

因为这些产品输欧量并不小(以红薯为例,美国红薯已占据法国市场1/3强),但影响有限,第一批拿这些产品开刀,既能展现欧盟“斗争”决心,又留下了欧美新一轮讨价还价,或新一轮讨价还价无果后贸易战升级的余地。

    

此外,当前民航业受疫情冲击巨大,如果美欧针对空客、波音“对飙关税”,势必令彼此客机价格水涨船高,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特朗普一如既往不戴口罩 驻白宫记者“罢工”:安全没保障 不想与总统同行。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欧盟“必须表现决心” 美国只能选了再说

    

实际上,欧盟并不真心想和美国打全面升级的关税大战,而是希望借此“示强”——迫使美国政府在对欧关税问题上有所妥协。

    

欧盟外交事务专员里斯特(Franck Riester)就坦言,布鲁塞尔原本期待“忍一步海阔天空”,通过对美怀柔,换取对方的对等“善意”,但这一期待在今年夏天因特朗普政府的强硬态度化为泡影。

    

如今“到了我们展示恢复贸易政策平衡决心的时候了”,因为不这样美国就不可能愿意在平等、公正的前提下重返贸易谈判。

    

问题在于,美国马上就要大选,且目前选情并不明朗,不论结果是特朗普和共和党连选连任,还是其竞争对手拜登获胜、民主党执政,美国贸易政策都势必出现较大调整,贸易团队也会进行“大换血”。此时此刻,已成“五日京兆”的美国贸易团队成员们,恐怕并没有什么心思和欧洲人磨牙抬杠。

    

欧盟最迟需要在10月26日提交一份新的、拟对美输欧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清单和时间表,届时波音737是否在列,将折射布鲁塞尔对欧美贸易博弈的战略走向。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陈静    校对:王心


相关推荐
日本转向强硬,美国盟友态度正在起变化 | 新京报专栏
观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