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开幕 六成展品首次出园展出
新京报 记者 张璐 侯少卿 编辑 樊一婧
2020-09-25 12:20
特展汇集了颐和园及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8家文化单位提供的各类文物398件/套,展品时间跨度超过2千年。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作为2020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8项主场活动之一,“园说II——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今天(9月25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特展汇集了颐和园及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等8家文化单位提供的各类文物398件/套,展品时间跨度超过2千年,其中近六成的珍贵展品首次“走出大墙”面向公众展出。

 

“园说II——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今天(9月25日)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珍贵文物还原清漪园建园之初美景

 

展览以一幕巨型电子幕墙为序幕,超大尺寸的《五园三山及外三营地图》在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将观众的思绪带回到270年前。

 

为展现“三山五园”的历史风貌,策展部门从沈阳故宫博物院借来清代画家张若霭的纸本设色《香山静宜园图册》与清代画家方琮的《静明园图屏》两套珍贵文物。

 

为诠释“清漪园”当年的园林美景,展品包括了万寿山昆明湖记碑拓片、吉庆万寿如意、海屋添筹象腿瓷尊、篷岛烟霞石额、福禄寿琉璃三星建筑构件等颐和园园藏文物,策展部门从国家图书馆借来国家一级文物《清漪园地盘图样》(样式雷图),旨在通过全面、丰富的文物展陈让观众追忆清漪园建园之初的绝美景致。

 

在讲述1886年光绪时期重建颐和园时,展览将19世纪70年代摄影师约翰·德贞拍摄大报恩延寿寺遗址照片制作成一扇微微打开的大门,与现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影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颐和园历经劫难、重获新生的历史进程。

 

中国宫廷使用的第一辆汽车亮相

 

在展览的第三篇章“中间宫殿排云起”展区,展出了中国宫廷使用的第一辆汽车,这辆车是美国最早汽车厂商之一的“杜里埃”品牌,也是中国保存最古老的一辆汽车。汽车的外形保留着18世纪欧洲马车的痕迹,车身、车轮和辐条均为木质,内嵌三缸四马力后置式汽油发动机,配有双层轮盘形方向盘及一长一短两根立杆式档把,前后两排共设有三个座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辆汽车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并在颐和园中收藏展出。

 

展览还讲述了民国时期至近现代,颐和园的管理沿革及由皇室私产逐渐开放为人民公园的过程。展品包括了门照、《瞻仰颐和园简章》、颐和园陈列馆陈列物品登录簿、各时期门票游览券、颐和园风景册、宣传画、明信片、老照片、世界遗产证书、元代耶律铸夫妇墓出土器物等展品。

 

展览免费开放 也可“云上”观展

 

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张亚红介绍,颐和园与大运河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昆明湖是大运河北京段中的重要端点,大船坞、绣漪桥等历史古迹和绣漪闸、二龙闸等大运河水利设施保存完好。此次的文物特展也将颐和园与大运河之间的水系脉络予以呈现。

 

自元代开始,前身为瓮山泊的昆明湖已成为元大都最重要的供水水系,也是通惠河的上源。清乾隆时期,为了满足漕运、京城用水、兴修园林的需要,清政府疏浚玉泉山诸泉,开辟高水湖、养水湖,并向南连接长河、流入京城;同时拓展瓮山泊,昆明湖进一步成为调节水库,最终成为大运河北部的重要端点。

 

展览中,万寿山昆明湖记碑拓片、铜闸、京城内外河道全图重点介绍了颐和园在北京城市建设和历史变迁中具有的水利功能。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同承办。展期为9月25日至12月2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观众只需通过中国园林博物馆官方微信进行实名预约,凭有效证件入馆参观。此外,本次展览同时开通“云上”观展与重点文物电子导览,观众可以在颐和园微信公号“云端游”线上观展。


展览资讯

 

主题:园说II——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物特展

时间:9月25日至12月27日(周一闭馆)

9:00-17:00  15:30停止入馆

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一号、二号临展厅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协作记者 侯少卿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危卓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张璐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扬州八刻”艺术首次整体进京展出,亮相颐和园博物馆
北京
清明假期,北京市属公园接待游客225万余人次
北京
北京市属公园赏花序幕拉开,游客可夜赏春花
北京
进入博物馆,为什么即便“走马观花”,也能感受到一种规律?
文化
新闻8点见丨缅甸地震已致超3000人死亡;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措施
时事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大戏看北京3月文艺资讯丨音乐剧《理想之城》书写奋斗
娱乐
新闻8点见丨查封、召回、致歉......“3·15”晚会曝光问题最新回应
时事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音乐剧《速记员》以笔为剑破困局
娱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乐与戏剧的碰撞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