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住宅楼主体结构封顶
新京报 记者 吴婷婷 李木易 编辑 白爽
2020-09-21 15:18
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竣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今天(9月21日)上午,北京市目前建筑面积最大、安置人口最多的安置房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首栋住宅楼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噪声区安置房施工即将转入装饰装修施工阶段。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竣工。


首栋住宅楼主体结构完成混凝土浇筑。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是为安置受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影响的19个村而建,是两万多户临空区周边村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该项目分为礼贤、榆垡两个组团。两个组团住宅建设用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居住地块总建筑面积约340万平方米,住宅楼共210栋,22806套,规划人口55885人。


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玉波介绍,大兴机场临空区实行基础设施先行的建设方案,目前已经建成并投运了两个污水处理厂,保障居民生活及周边产业落地后的需求。同时,做好电力、燃气等能源保障。


他介绍,在居民安置房周边还将配套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垃圾清运站、康养设施、消防站等,满足老百姓回迁的基本需求。


首栋住宅楼主体结构完成混凝土浇筑。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从规模来看,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规模庞大,未来将有数万人在这里生活。因此,除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如何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也非常重要。闫玉波告诉记者,距离安置房项目大约500米的区域,将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中央公园,目前该项目正在研究,建成后将成为临空区的一个新的“绿心”。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噪声区安置房项目体量大、工期短,为保障回迁村民顺利搬迁,该项目在施工中广泛运用了BIM技术,即在项目施工前,技术人员提前运用软件对项目进行模拟建楼,以此规避在建设过程可能出现的瑕疵,减少各个工序之间的冲突,节约施工成本。据介绍,该项目还采用了装配式技术,达到了缩短工期、提升施工质量的目的,提高了绿色施工水平。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协作记者 李木易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李木易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吴婷婷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692套!顺义这处回迁房7月封顶
新京号
智能建设“好房子”,大兴这个“未来住区”更懂你——
新京号
5月楼市开局冷热分化 公积金利率下调有望提振市场
房产
北京市政协召开议政会,专家建言扩大城市立体绿量
北京
今年北京市政府立法项目为何是这29项?官方解读
北京
携手绘就新画卷!雄安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京号
海淀将新添一座现代化社区
北京
顺义多项民生工程按下“快进键”
新京号
一周地铁 | 京港地铁确保充足运力迎开学首日
新京号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热门评论
土伽喱
7天前
厉害了我的国
灵玉公子he非雨晓鹤
7天前
厉害了
佛系看娱乐圈
7天前
这楼在哪呀,哪条路附近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