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骨质疏松症创新药地舒单抗注射液正式“落地”北京
新京报 记者 岳清秀
2020-09-17 19:53

新京报讯(记者 岳清秀)9月17日,安进创新药地舒单抗注射液在北京开出首批处方。这是我国首个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抗RANKL单抗类药物,可帮助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及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女性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骨质疏松症。她们大多是在腕部、椎体、髋部等部位发生骨折后才意识到已经患病。当患者发生过1次骨折后,1年内再次骨折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教授建议,女性在40岁到50岁的时候,应当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如果没问题,可以5年后再进行检测;如果有问题,应及时找医生进行骨质疏松症治疗。治疗后,一般每隔1-2年再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治疗骨质疏松症,仅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均衡膳食营养还远远不够,患者还应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帮助减缓骨量流失,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夏维波教授表示,近十年以来,骨质疏松症治疗领域有很大的进展,特别是新型抑制骨吸收药物的涌现,可以很好地帮助患者管理疾病,预防骨折。例如,在调节破骨细胞的RANKL/OPG系统中,有一种可以激活破骨细胞形成、促使其功能的物质叫做RANKL。“科学家们针对RANKL开发的抗体被称为地舒单抗,在国外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无论是在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还是长期的安全性,都非常好。”


据悉,此次上市的地舒单抗注射液,能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10年内骨密度持续增加。在一项纳入7808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在为期3年的试验期及后续长达7年中持续使用普罗力,腰椎和全髋的骨密度与基准线相比平均增加21.7%和9.2%,有效降低了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校对 李世辉

相关推荐
经济热力站丨走进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区,解码首都医药创新策源力
财经
逾30款原研药申请撤市,背后透露出什么信息?
消费
创新领航,产金跃迁!2025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企业资讯
新增15种国内特药入医保
新京号
罗氏、阿斯利康在中国建厂,跨国药企缘何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消费
多项全国首个!这个大会尽显“兴”实力
新京号
礼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上市:一年药费超3万美元 辉瑞罗氏在布局
财经
第十批集采开标:62种药品采购成功,为历次最多,结果明年落地
健康
热门评论
来自宜春台谦卑的松鼠
7天前
什么时候普及上市,松啊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