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汾酒 品质、文化铸就企业发展速度
新京报 记者 郭铁 编辑 李铮 徐晶晶
2020-09-17 08:17

拥有6000年酿酒历史的汾酒,被誉为“清香之祖”,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更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术研发和质量检测处行业领先水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成为汾酒巩固省内市场、进军全国的利器。


对于未来发展,汾酒相关负责人表示,汾酒在市场占有率和价格带方面均有发展空间和潜力。经过“文化汾酒”“品质汾酒”的传播,消费者将对汾酒重拾信心。



用品质和文化打造发展引擎


“品质汾酒,是铸就汾酒速度的基石;文化汾酒,是决定汾酒未来发展的引擎。”后疫情时代,汾酒洞悉消费者的健康诉求及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视品质为核心竞争力。在文化诉求上,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酒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品质与文化已成为酒企和消费者的共鸣。


在谈到汾酒复兴战略时,汾酒董事长李秋喜总结了“三个依靠,三个新”:一是依靠技术进步,品质提升要有新发展;二是依靠文化营销,市场拓展要有新突破;三是依靠管理创新,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建设要有新提高。由此强调“品质汾酒”在汾酒复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凭借品质自信,李秋喜在疫情初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汾酒有信心完成全年任务,2020年整体经营指标不作调整。在5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李秋喜建议食品安全不放松。从6月开始,李秋喜带队先后深入汾酒智能化酿酒车间、技术中心以及汾青酒厂、白玉酒厂、竹叶青酒公司调研,强调品质观念。通过多方努力,2020年上半年,山西汾酒营收约69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33.05%。


对于“文化汾酒”,汾酒方面强调了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汾酒文化,二是品牌文化,三是文化营销,四是企业文化信仰,形成了一个高密度的文化模式。对内形成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给予消费者更多了解汾酒文化的渠道,增强品牌黏性,拓展汾酒的市场空间。


全产业链条守护“品质汾酒”


自2015年起,汾酒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对原粮、技术、品控、仓储、运输等做了详细规定,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管控体系。


汾酒是最早提出建设原粮基地的企业,目前已在“黄金种植带”建立包括甘肃山丹军马场、山西汾阳、吉林松原在内的10个基地,对所有种源、投入品、田间管理、运输等环节制定了统一标准,保证一流的原粮品质。


在甲醛、氯化物、铅等国家安全指标基础上,汾酒增加了杂油醇、氨基甲酸乙酯、塑化剂等项目,合计14项控制指标、2182项严苛标准。汾酒内控标准规定甲醇≤0.4g/L,是国家标准限值的2/3;氰化物的内控标准是国家标准限值的1/10……


工艺方面,汾酒地缸发酵有着更卫生的天然优势,做到“物见本色”方达标;新酿造出的汾酒要进行分级、分质、分缸贮存,通过陶缸独特的微氧环境和富含的多种金属离子,白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香和味之间均达到一种新的平衡,酒体更加醇和、绵柔。


2006年,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酿造工艺可简单概括为“清蒸二次清,固态地缸分离发酵”,操作上具有“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工艺独特性。


2020年7月16日,汾酒获得由中国酒业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汾酒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科研上的持续投入已经深入汾酒的骨子里,成为推动汾酒不断前行的基因。”


发力大健康产业拓展未来


作为“品质汾酒”“文化汾酒”的代表,汾酒旗下保健酒品牌竹叶青酒今年动作频频。


2020年2月28日,竹叶青大健康产业项目筹备组成立,目标是向全国市场“再度出征”。3月24日,山西汾酒董事会通过向全资子公司山西杏花村竹叶青酒营销有限责任公司增资6亿元的议案。同日,竹叶青公司更名为“山西杏花村竹叶青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也获得董事会通过。


竹叶青酒脱胎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中医药的结合,特点一是没有任何动物性成分,只选用名贵草本中药材;二是不主张激进的功能性,注重人体自身的调理。在6月17日举行的第十二届酒业营销趋势高峰论坛上,汾酒副总经理、竹叶青酒公司执行董事杨波表示,竹叶青酒在酒体、口感、外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健康轻奢品牌”和“草本健康第一酒”。


“重铸汾老大辉煌,实现汾酒复兴,竹叶青酒至关重要。”7月31日,李秋喜赴竹叶青产业公司调研时指出,竹叶青大健康产业项目是汾酒下一步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特别要求要“加快推进竹叶青酒拓展步伐,实现双轮驱动”。竹叶青酒下一步将发挥四大势能,做到四个创新,即“洞见趋势,拨云见日,思维创新抢机遇;明晰大势,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拓市场;尽显优势,协同发力,品牌创新强引领;团队蓄势,自力更生,管理创新激活力。”


作为汾酒进军全国市场的另一战略单品,青花汾酒30也在9月9日推出了“复兴版”新品。李秋喜在发布会上强调,汾酒既是一个“鲜活载体”,也是一个“活态文化”。此次新品发布选择在长城举办,就是要将“长城精神”与“汾酒复兴”相结合,打造出一款为见证汾酒复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生的高端化大单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文化汾酒”建设成绩显著,“汾酒复兴”已进入历史最好阶段。凭借青花汾、竹叶青两大羽翼助力,汾酒将加快完成品牌复兴和打造世界级企业的目标。


【产品美学】


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鼻祖,是国家清香型白酒标准制定的范本。在业内,汾酒制定并执行了“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从原粮到技术,从品质管控到仓储运输,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如今,汾酒被誉为“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四最”白酒。


【企业全景】


汾酒是中国名白酒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汾酒地处酒都杏花村,以生产经营中国名酒——汾酒、竹叶青酒为主营业务,商品酒年销量13万吨,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汾酒酿制技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叶青酒炮制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匠心志】


2015年

4月25日,汾酒集团在京召开“汾酒执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新闻发布会。


2018年

在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中,汾酒集团榜单排名第37位,食品行业第9位。


2019年

完成三年改革目标,酒类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成为A股市场首家完成整体资产上市的白酒企业。


2020年

获得由中国酒业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


新京报记者 郭铁 图片 企业供图

编辑 李铮 徐晶晶 校对 翟永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专题

致敬匠心精神,探访匠心酒企

匠心聚力│新京报2020“大国匠心”致敬特刊

相关推荐
2024年营收突破360亿元,汾酒“复兴纲领”第一阶段收官
消费
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产品发布,活态传承促汉藏文化交流
消费
助力乡村振兴,养固健庆元“香菇黄金种植带”正式挂牌
消费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文化展开展,学生现场体验“手撕钢”
教育
“酿造”半世纪的珍酒传奇,如何续写“酒中珍品”新故事?
消费
七度携手博鳌,五粮液“以和美 敬世界”
消费
外国消费者不理解白酒?这项标准助推白酒国际化
消费
门头沟的他们,以劳动书写荣光!
新京号
北京大兴区区长刘洋:全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繁荣开放国门新城”
北京
北京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发挥首都发展重要门户作用,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
北京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