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让学生用口罩捂眼睛”,别把感恩教育的“楼”盖歪了
新京报 编辑 陈静
2020-09-08 20:07
感恩教育绝不是强行搞什么“心灵洗礼”,让孩子一时被感动,过后又迅速回归原状,而是言传身教,体现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刻意为之的感恩教育,大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做法。

▲视频截图。


围绕感恩教育,又双叒叕爆出了一则奇葩新闻。


近日,邢台市宁晋县教育局通报“学生集体用口罩捂鼻子眼睛”网传视频相关情况。通报称,经调查,唐邱中学学生佩戴口罩不规范问题,系该校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时,因情境创设环节学生佩戴眼罩效果更佳,部分学生就地取材用口罩代替了眼罩,未考虑到会引发不良影响。教育局称,对学校组织的类似活动,将严格审批流程,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在倡导“五育并举”的当下,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无可厚非。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学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常常出现一感恩就感情冲动的情形,乃至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学生集体用口罩捂眼睛”的感恩教育,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口罩是用来防疫防病毒的,咋就捂上了眼睛呢?在防疫背景下,口罩代替眼罩看似只是灵机一动,背后的问题却不容小觑。


首先,这种“就地取材”违反了卫生科学常识。本来用于捂口鼻、防病毒的口罩,仅仅因为某种“教育”的需要,就可以用于捂眼睛,这不仅可能带来“病从眼入”的后果,更给学生传达了不正确的防疫观念。


教育无小事,这些孩子在防疫卫生方面本就需要大人、老师督促,如此在大庭广众之下的“示范”行为,无疑是对口罩防护病毒意义的消解,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其次,更重要的是,用口罩捂眼睛的感恩教育本身就值得商榷。


视频中,熟悉的旋律和腔调,一个动情的声音如泣如诉地教育孩子们妈妈如何艰辛和不易……这种千篇一律的“配方”,令很多过来人感同身受。或许正因为这样的“套路”有些陈旧了,所以才创设了蒙眼睛的新情境。


殊不知,感恩教育固然需要用“心”体会,但不是刻意捂上眼睛被“感动”。人要懂得感恩,但不能以放弃分辨、无条件接受为代价。感恩是内心真情的自然流露,绝非蒙上眼睛接受“洗脑”。

   

感恩教育绝不是强行搞什么“心灵洗礼”,让孩子一时被感动,过后又迅速回归原状,而是言传身教,体现于日常的点点滴滴,从这个意义上讲,刻意为之的感恩教育,往往只是形式主义“返场”。

  

无独有偶,近日福州还发生了一起高中班主任强令学生教师节送礼的事情。教师节来临之际给老师送上一份礼物,表达一下心意,本是一桩好事,但强行要求学生送礼,未免有些荒腔走板了。

   

学生提出质疑后,班主任竟然还以不懂得感恩为由,要求学生转班,真是咄咄怪事。毫不夸张地说,这种道德绑架完全偏离了感恩教育的方向,看似偶然,实则反映出个别老师对感恩教育的片面理解。

   

这两起事件,目前都有了初步处理结果。福州的这位班主任已经被撤职,邢台宁晋教育局也已经介入整改,并表示今后将严格审批流程,重实效,轻形式,确保教育效果,坚决杜绝类似事情发生。

   

相比于事后的追责,更重要的是,这些教育者们要好好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正确的感恩教育方式。否则,学生集体“用口罩捂眼睛”这样的奇葩事,恐怕依然会防不胜防。

  

□胡欣红(教师)


编辑 陈静   校对 卢茜


相关专题

早读:新的一天,从这份新闻早餐开始

相关推荐
新闻多一度丨和感冒有何不同?怎样预防?6问流脑
时事
新闻8点见丨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的家长们;“过火”的AI聊天
时事
掌控与失控:把孩子送进特训学校的家长们
时事
又见溜索村,离开大山的女孩们怎么样了?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