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哈利·波特系列20周年:中英学者、出版方共谈奇幻文学魅力
新京报 编辑 张进
2020-09-04 11:19
8月31日,第2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联合新京报书评周刊,共同举办2020 BIBF“世界阅读夜——英国之夜”线上主题直播活动,邀请一众学者、作家、出版方,一起走进哈利·波特的奇幻魔法世界。

作者|段雅馨

 

8月31日,新京报文化客厅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合作的“BIBF世界阅读夜”主题直播系列活动迎来尾声“英国之夜”,带领读者朋友们在云端共游英国的奇幻文学景观。在建投书局直播间现场,主持人田薇对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瑞琴、作家李尚龙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刁克利,为大家解密J·K·罗琳和莎士比亚笔下的奇幻文学世界。

 

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J·K·罗琳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哈利·波特》引入国内,从此掀起中国读者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追捧热潮。202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推出《哈利·波特》20周年学院纪念版丛书,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三本经典之作赋予全新面貌。

 

这版丛书不仅采用最新修订的译文,完整收录J·K·罗琳英文原版的小说内容,还特别增加大量具有学院特色的新材料、新插图,如各个学院的历史、校徽、创始人、著名学生、知名校友、院长、学院幽灵的简介等等。正如《哈利·波特》责编王瑞琴所说,J·K·罗琳正是在不断书写的过程之中,逐渐扩充她心中那片神奇的魔法世界。

 

《哈利·波特》20周年学院纪念版丛书内页

 

从9岁到99岁,任何年龄段的读者都可以从《哈利·波特》中收获独属于自己的感悟。在王瑞琴看来,《哈利·波特》系列前三部适合小朋友阅读,因为前面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正邪分明,通俗易懂;而后四部则属于成人读物,读者可以从书中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中领悟到爱与友谊的力量,在摆脱了脸谱化形象的人物身上剖析人性的复杂多变。

 

在直播中,作家李尚龙也回忆道,小时候自己接触的第一套小说就是《哈利·波特》,当时读起来很费解,直到看过影视作品之后,终于感受到其中强烈的震撼力和延展度。后来开始写作,李尚龙读到更多的英国文学作品,如《双城记》、《简·爱》,里面饱满的情绪、自由的灵魂,是中国作家难以描绘出来的。

 

“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国民便会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西方人比较直白,说‘I love you.’没问题;中国人却内向,一句话里常常包含几层意思,所以在中国小说里写‘我爱你’反倒显得有点恐怖,大家不确定话里是否别有用心。”

 

如果说成人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孩子则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实生活里许多深重的道理尚且无法被孩子们领会,通过阅读童话和奇幻文学,他们可以用另外一种轻盈的方式理解这个世界。

 

大英图书馆文教部主任杰米·安德鲁斯特别录制了一段VCR,向读者们展示了馆藏的刘易斯·卡罗尔作品《爱丽丝漫游奇境》的珍贵手稿。这份用乌贼墨色墨水写成的手稿讲述了小女孩爱丽丝穿过兔子洞进入魔法世界的历险奇遇,还配有画家约翰·坦尼尔绘制的四十二幅插画。书中处处暗藏机关,其中一幅插图弯曲绵延,是一条由字母组成的老鼠尾巴。在英文里,尾巴是“tail”,故事是“tale”,两个词读音相同,在这里,老鼠的“尾巴”正是老鼠的“故事”,暗示故事将会以尾巴的形状续写下去。

 

卡罗尔手稿中“老鼠尾巴形状”的一段小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刁克利认为:“作家通过写作,把自己脑海里的故事落到纸上、印成书籍,出版商再用立体的、有声的形式让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最终传递到读者手上,通过阅读,书中的文字再度还原成作者头脑里的奇幻世界,那些奇幻的想象力得以一代代地传递下去,这正是书的魅力所在。”

 

《哈利·波特》来自于J·K·罗琳在火车上的奇思妙想,《爱丽丝漫游奇境》是刘易斯·卡罗尔送给爱丽丝三姐妹的圣诞礼物,《仲夏夜之梦》则是莎士比亚应邀为王室婚礼创作的喜庆之作,都可谓“戏中有梦,梦中有戏,戏梦中有人生”。莎士比亚成长于小镇,谋生于大都市,做过看马人,当过龙套演员,一路挣扎,无所依凭,惟独靠着自己奇幻的想象力,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剧作家。J·K·罗琳一度经历贫穷、母亲过世与首次离婚,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救助金勉强度日,于是决意在书中创造另外一个魔法的世界。

 

人生绝望处,文学开始。正如刁克利所言,只要怀抱对文学的热爱,想象力迟早会点亮我们的人生,给我们以回报。奇幻本身并非对世俗的逃避,二者代表着一正一反,一进一出,想象力让生活更加丰富,幻想本身也是一种生活。

 

“2020BIBF世界阅读季”系列活动,改在线上举办。除了“英国之夜”活动,8月26日至8月31日,新京报文化客厅与BIBF的合作直播活动带领观众度过了古巴之夜、阿拉伯之夜、波兰之夜和话剧之夜,畅谈文学、话剧与异域文化。

 

作者|段雅馨

编辑|张进

校对|王心

相关推荐
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闭幕,这些新书和活动值得回顾
文化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明日开幕,首设沉浸式专题图书街区
北京
2024上海书展闭幕,这些新书和活动值得回顾
文化
有个叫马可·波罗的少年,要到中国去
文化
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下周开幕,6大看点早知道
北京
“大戏看北京” | 相约剧场,共赴第八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
新京号
大戏看北京3月18-24日文艺资讯 | 共赴华人春天艺术节!
娱乐
第36届北京图书订货会来了,有哪些事儿值得关注?
文化
“我与地坛”北京书市9月8日重磅回归,亮点抢先看
北京
“书店之夜”精彩继续,还有哪些活动值得期待?
文化
热门评论
热天
7天前
感觉已经成为一股文学潮流了,就和《权游》带来的效应一样
皮卡
7天前
满满的回忆
所属
7天前
陪伴童年的外国小说和电影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