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这位掌掴别人孩子的家长,你难道不担心自己孩子跟着学吗?
新京报 编辑 陈静
2020-09-03 23:01

▲家长教训抢玩具的小孩,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近日,上海松江一个游乐场内,一名成年男子因为自家小孩玩具被抢,动手掌掴并推搡抢玩具的小孩,此事引发舆论热议。据报道,该男子的行为已构成殴打他人,目前已被行拘。


对此男子的行为,有人表示不耻,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该动手打人;


▲截图来自微博


但是也有人认为,熊孩子着实可恶,“自己不教育就有人替你教育”。


 ▲截图来自微博

 

首先,如此教育,确实已经越界。即使是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也没有权利打孩子,何况是一个游乐场的陌生男子。



再者,这位家长的孩子即便真是被欺负了,也该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一旦当使用暴力伤害他人,就已经触犯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这个事件中,这位家长使用暴力不仅会使孩子生理上受到伤害,而且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当众掌掴,对于一个成年人都是极大的羞辱,何况是孩子?


此外,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处理事情的方式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作为家长更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方式方法。

恃强凌弱、以暴制暴,目睹这一切后,孩子也很可能产生暴力倾向,如果因此而影响他的成长,那家长也是悔之晚矣。


现实中,孩子们之间打闹很正常,如果仅仅是两个孩子的小矛盾,把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减少孩子对家长的依赖,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好事。

   

近几年来,大人因为孩子之间的纠纷而过度介入,最后导致大打出手的案例并不少见。


2019年7月,贵阳市一个游乐场内,一名三岁小孩因为玩耍时与另一个小孩发生碰撞,这位孩子的父亲就疯狂转动三岁小孩的转椅,把孩子转出来以后又用脚狠狠踹了一脚。最后这位父亲被处以治安拘留15天的惩罚。



2015年9月,在宜宾的一个广场上,因为两个小孩之间的偶然碰撞,双方家长发生争吵、扭打。


 以暴制暴,冤冤相报何时了,沸腾君(xjb-feiteng)认为,教育孩子言传身教最重要,如何智慧、勇敢地维护自身权益才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编辑 陈静  实习生 李坤晋  校对 陈荻雁


相关推荐
那些被霸凌者选中的孩子,在家里同样被霸凌|儿童文学评审团
文化
起猛了!现在的小学生都人均“公务员”了?
新京号
“老头乐”闯大西北:七旬患癌爷爷的祖孙三人行
时事
对话|李冬菊:67岁独自骑行中亚4国,长途跋涉疗愈了我
时事
如何应对孩子厌学与休学?
文化
绿化队里的“迷彩帽大哥”,不止一次下水救人
时事
我的孩子就要在痛苦中死去,能否让他最后安宁
新京号
离衰老最近的人:一个网约护士走进5000位老人的家
时事
当双向情感障碍的母亲遇上自闭症女儿|世界孤独症日
文化
他把民族服饰送上时装周:这是几代人的审美积淀,我只是个搬运工
时事
热门评论
天龙
7天前
反面表率
Xinzhu43013
7天前
大人维护自家小孩是应该的,但是出手打人就太过激了。另外,小孩之间抢玩具是很常见的,无论抢得赢抢不赢,都要让孩子经历一下。小时候被保护得太好不是好事,以后长大了遇到更严重的事情,都不会处理。
130****6202
7天前
对的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