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四川一技术团队成功为桥隧边坡工程织就安全“云网”
新京报
2020-09-03 16:06

新京报讯 (记者 揭明玥)不仅能辅助辨识公路工程结构的安全风险,对工程进行全天候、自动化监测,还会自动预警,让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故化解于萌芽状态。昨日,记者获悉,在不久前落幕的第二十二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上,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公路设计院”)技术团队研发的“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结构集群化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及信息化系统应用”,夺得了“2020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奖——创新技术奖”。



据介绍,近年来,四川公路设计院在交通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巨大,持续开展着交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技术的攻关。经过数年耕耘,目前已组建集起一支拥有专业人才、核心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交通数字化业务团队,并顺利构建起以GIS+BIM平台为支撑,贯穿公路工程设计、建造、运营、养护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体系。


此次获奖的项目也是其中的硕果之一,主要由四川公路设计院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的技术团队进行研发。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项目突破了重重技术瓶颈,自主研发出“工程结构安全智能监测云”。



“这个监测云就好似在云端为项目织了一张安全网。”该负责人解释,该项目应用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勘测遥感技术,能辅助进行公路工程结构安全风险辨识、普查和分析,


锚定主要关键风险,优化监测指标体系设计,显著降低监测系统建设运维成本。


同时,基于GIS+BIM+IOT(即“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底层数据平台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支持,该项目实现了对桥梁、隧道及边坡工程安全风险指标的全天候、自动化远程监测。而在独创的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丰富的工程技术经验及专家团队的结合下,项目也形成了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结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及评估的成套技术,可为养管单位提供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结构安全风险辨识分析、监测系统部署运维、自动预警与应急响应、智能评估与决策支持等贯穿全寿命周期技术服务。



“在这里,工程就像一名病人,通过这个系统应用,不仅能‘望闻问切’,而且在‘全息扫描’后还能‘对症下药’。”该负责人认为,这一项目之所以能获奖,也是源于这三大创新技术。



目前,该项技术已陆续应用于四川省内雅西、雅康、西攀、仁沐新等多条高速公路的数十处桥梁、隧道、高危边坡的安全风险监测项目中。通过工程实践检验,其安全预警准确率超过80%,多次成功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事件,减少经济财产损失。



依托这项技术,监测中心团队已取得3项国家专利,其中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获得5项软件著作权,主编了《四川省营运高速公路桥梁结构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指南》等2部地方性技术指南,还有2部地方标准正在编制中,将于近期颁布。


对此,四川公路设计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奖,标志着该公司智能监测业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技术成果,在进一步拓展智慧交通和数字交通业务领域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迎着国家大力发展新型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浪潮,致力创新打造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云平台,构建“云上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养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


新京报记者 揭明玥


编辑 刘佳妮

相关推荐
京疆经济合作企业风采系列报道(五)| 金房能源集团以绿色科技谱写援疆新篇章
新京号
头条 | 界首明天将大咖云集!这个县级市,凭什么创造多个全国之最?
新京号
热熔胶产业迎“量质齐升”新机遇!生物基、特种胶粘剂9月云集上海
企业资讯
重新定义皮肤修护 绽妍生物重磅发布多维重组蛋白修护体系
企业资讯
加速冲刺五年成形丨济南起步区推进“一网通城”建设 加快数字化转型
新京号
就在明天,就在芜湖!一起见证
新京号
从“烟囱”到“智核”:凡泰极客如何以AI+超级App方案,深度赋能央国企高质量发展?
企业资讯
交流合作结硕果,创新驱动启新程:第十九届鄂尔多斯煤博会圆满落下帷幕!
企业资讯
这个夏天,那些差点被热死的人
新京号
2024年度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10个!应急管理部刚刚发布!
新京号
热门评论
西星希子_gq
7天前
脚踏实地。切勿攀比!
都市稻草人_ve
7天前
拭目以待,这是个大工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