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内销受阻,资金承压,生鲜冷链行业仍面临较大困境
新京报 记者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2020-09-02 22:55

当前,国内疫情逐渐缓解,但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生鲜行业仍面临着较大困境。新京报记者近日从水产行从业者处了解到,内销受阻、库存爆满、资金压力大仍是水产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企业呼吁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科学防疫。

 

对生鲜冷链行业而言,2020年7月至8月,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连、厦门、江西、重庆、云南、安徽、西安等地先后通报厄瓜多尔冻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山东外籍货船冷冻海鲜产品外包装、深圳巴西进口冻鸡翅、大连凯洋海鲜员工、深圳罗湖区水贝盒马鲜生超市员工也纷纷中招。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7月10日起,我国各地已披露11项新冠病毒呈阳性事件与生鲜冷链行业相关。

 

生鲜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青岛国星食品有限公司(简称“青岛国星”)是一家主营进出口海鲜贸易的企业,其总经理张志刚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青岛国星主营的出口业务波动幅度相对正常,相比之下,内销下滑更大。“国内第一波疫情时还好,主要是六七月几个事件出现后,市场反应明显,冲击了内销。

 

据张志刚反映,目前国内进出口水产贸易整体形势严峻,受疫情反复和舆论影响,国内进口水产行业的销售有所停滞。但因前期所订货品还在入库,很多企业都遇到冷库爆满等情况,一方面困于市场现状卖不出去货,另一方面还要背负偿还贷款等资金压力。“可以说,海产品行业今年正面临着近几年都未有过的困难。”

 

“作为水产人有时会感觉到很无助。”张志刚称,今年以来,行业一直都在努力提升防控能力,“中国抽检了至少数十万的样品,仅发现几个阳性,比例是很低的。对于‘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冷冻海产品本身会滋生新冠病毒’的观点,世卫组织等权威机构也都是有共识的。”然而,消费者的认知很难在一时间全部转变,水产从业者做好防疫的同时,也期待能有更多专业的声音对消费者进行科普、教育,引导科学防疫。

 

事实上,对于食用海鲜,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曾对媒体表示,仅在包装盒上发现了一些病毒的基因序列,只能说包装盒被污染了,不该因为部分海鲜外包装事件断绝全国有关供应链。8月13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范凯尔克霍弗也公开表示,目前没有人因食用某种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即使病毒若确实存在于食物中,也可通过烹饪杀死病毒。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陈荻雁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思炀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智飞生物拟发行60亿元公司债券,去年营收腰斩
消费
直降30万!“科技豪华”尊界能否突围豪车市场
科技
工信部、中汽协反对车企“价格战”:“内卷式”竞争危及行业健康
汽车
骑士乳业迎十年来首亏,业绩预告“变脸”遭通报批评
消费
17家调味品企业年报披露:跨界风潮持续,“零添加”产品需调整
消费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多元化走不顺、半年报被问询,南方黑芝麻业绩承压
消费
62家物企上半年共赚了90亿 降价潮下物企坦言“赚钱难”
房产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