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快讯(记者 冯琪 见习记者 杨菲菲 摄影记者 侯少卿)在学校门口的签名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寄一封“写给三年后的自己”的信,把“梦想牌”系在校园里……8月31日上午,细雨蒙蒙中,寂静已久的北京一零一中学再次充满了生机,该校初高中6个年级、98个班共4000余名学生正式开学。
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重新开启久违的校园生活,学生们都很兴奋。在开学典礼上,英才学院、苗圃计划项目实验班等众多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落地。
老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敲响开学第一铃
一零一中学今日开学,早7:00学生陆续到校报到
开心复学,愿三年后成为更好的自己
“没有了,这是最后一摞书了。”“那我拿一捆。”“我也拿一捆。”“给我一捆。”瞬间,本来厚厚的一摞书被四五个男学生分完了。8月31日,在学校图书馆门口,学生们你争我抢地领回自己班的新书。
学生报到领教科书
学生在开学典礼签到海报上签字留念
面对久违的复课开学,同学们很是激动。
高一六班的王怡然告诉记者,自中考结束至今,自己已经在家待了两个多月了,这次开学心情挺激动的,“面对未知的高中生活,我也紧张,但是更多的是期待。”王怡然表示,自己平时比较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希望高中三年生活能让自己成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人。
高一新生叶博达在“写给三年后的自己”的信中,提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或者社会学家。“我平时主要是自主学习,但是我也有点儿爱偷懒。希望三年后自己能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叶博达说,他的目标院校采取“就近原则”——清华或北大。
据了解,两天前的8月29日,该校2020级初一、高一新生已经报到。今天则是全校初高中六个年级、98个班共4000余名学生集体开学的日子。
剪辑视频、诗朗诵,高二学生“包揽”开学流程设计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新的道路就在脚下。2020是起点,更是锻造锋刃的磨刀石,让我们心存感动,怀揣梦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随着抑扬顿挫的诗朗诵,上午8点半,以“以家国凝聚理想 让青春谱写华章”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在一零一中学礼堂拉开序幕。
师生朗诵《身似山河挺脊梁》
记者注意到,整个开学流程分为“百川归海—入校仪式”“中华脊梁—开学典礼”“精耕密布—劳动光荣”“拾翠寻芳—游园活动”四个部分。其中,既有历年学校开学典礼的保留节目如敲响开学第一铃,也有游园打卡等新节目,可谓亮点多多。
高二学生殷子洋透露,此次2020—2021学年度开学典礼由高二年级学生一手“包揽”,他就是学生主创团队之一。殷子洋表示,在开学典礼上播放的视频都是自己和其他同学一起剪辑的,“我们都不会做视频,这次也是现学的。从8月4日就开始采访准备,一直忙了20多天才完成。”同为学生主创的高二学生周正和张赫表示,看到视频成功播出,内心很是激动。
培养创新人才,苗圃计划项目实验班等人才培养项目落地
“同学们,今天,你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机会无限,挑战无限。”在开学典礼上,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寄语学生们要努力奋斗,将青春的梦想根植在“中国梦”这片土壤中,将思想行为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准则中,把握机会,迎接挑战。
作为北京市的重点中学,北京一零一中学对人才的培养一直备受关注。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开学典礼上,众多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落地。其中,英才学院正式揭牌,同济大学苗圃计划项目实验班、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人才项目培养实验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强基计划”人才培养基地及两个钱学森实验班、三个人文实验班、两个领军实验班都举行了授牌仪式。
新京报记者 冯琪 见习记者 杨菲菲 摄影记者 侯少卿 校对 李项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