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摩登日记|欧洲历史上的“珍珠时代”
新京报 记者 于梦儿 编辑 郑艺佳
2020-08-27 16:32

珍珠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无需打磨切割的天然珠宝,它虽不具有钻石的闪耀,但却拥有柔和的光泽和温润的质感。它自诞生之初就备受欧洲皇室贵族钟爱,有些国家甚至还曾为它立了“珍珠法”。


16世纪,是欧洲珠宝加工工艺的黄金时代。在西方珠宝艺术史上,这个时期也被称为“珍珠时代”。在那时,珍珠除了象征着女性纯贞之外,还代表着权力。资料显示,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就曾颁布过“珍珠法”,该法律规定人们必须按照社会地位及身份等级佩戴珍珠。此举激发了贵族对珍珠的热情,令价格不断高涨,还使珍珠成为了炫耀财富与地位的标识。


图/腾讯网截图


这期间,最具代表的“珍珠狂热爱好者”便是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有着“童贞女王”之称的她,认为珍珠最符合自己的气质。资料显示,伊丽莎白一世拥有超过三千件饰有珍珠的连衣裙和八十顶饰有珍珠的假发。在著名的《无敌舰队肖像》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她是如何用遍布全身的珍珠来凸显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的。


珍珠从欧洲宫廷走向市井是在17世纪末期,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结束,珍珠在社会各阶层中流传开来。此时,首饰的装饰性不再局限于对财富和地位的阐释。到了19世纪,珍珠开始出现在珠宝品牌的设计中,成为了珠宝首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珍珠已抹去了自身关于地位阶级的痕迹,成为了人人都能拥有的珠宝。


新京报记者 于梦儿

编辑 郑艺佳 校对 柳宝庆


相关推荐
博物馆的未来是什么?
文化
大戏看北京5月26日-6月1日文艺资讯丨端午赏大戏
娱乐
当一个“中产诗人”想要“学坏”
文化
奥地利:皇宫劲吹 “中国风”
新京号
第3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有哪些精彩瞬间值得回顾?
文化
笔与墨:收藏中国及其映照中的另一个美国
新京号
徐京坤:水手的决心
时事
专访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美国在对中国的迷恋与挫败之间摇摆
国际
支棱时刻:精神锚点建造指南|2025北京图书市集沙龙预告②
文化
江户时代女性妆容背后的浮世众生
新京号
热门评论
人在低谷很失落
7天前
崛起的华夏文明,腾飞的巨龙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