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中国的河流见证着什么?13位艺术家用镜头记录
新京报 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2020-08-17 18:29

2020年的夏天,在法国的塞纳河边的瑞米耶日修道院,一场关于中国河流的展览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主题为“东流不作西归水——摄影师的中国河流观察”,由共同创立了“Doors门艺”中法文化事务所两位创始人零零与黎静共同策划,作为2020年诺曼底印象派艺术节项目之一,从7月15日至11月29日将一直在瑞米耶日修道院展出,以13位艺术家拍摄的有关中国河流的作品,围绕着景观与沉思、河流,见证历史的加速进程、河流的故事三个部分展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展开摄影与时间的探讨。


展览现场图。照片版权Doors Menyi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参展的13位艺术家中,有12位都将镜头对准了长江,仅有少部分摄影师亦对黄河有所表达。其中艺术家中爱德华·伯汀斯基 、庄辉、陈秋林、木格、刘珂和贾樟柯等更是以三峡大坝为切入点,记录了三峡工程的影响。新京报对话“东流不作西归水——摄影师的中国河流观察”展览策展人零零谈谈策展幕后。

 

对话策展人

 

黎静(Bérénice Angremy)和零零(Victoria Jonathan)共同监制了集美·阿尔勒摄影季(2017年-2019年),该摄影季由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和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发起。 她们策划了多起围绕中国艺术与摄影的艺术展览:“星星美展:1979-2019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先驱者们”(巴黎,2019年);“东流不作西归水——摄影师的中国河流观察”(诺曼底瑞米耶日修道院,2020年)等。由她二人共同创立的Doors门艺文化事务所旨在推广和促进中欧交流,并在中国与欧洲之间开展文化项目。

 

新京报:策划 “东流不作西归水——摄影师的中国河流观察”的缘起是什么?


零零:即使今后还会在其他地方展出,但是回到最初就是专门为瑞⽶耶日修道院而进行的构思。瑞米耶日修道院是塞纳河边一座非常宝贵的历史遗迹。如今的修道院成为了一个致力于推广视觉艺术的展览场地并定期举办摄影艺术相关的展览。例如艺术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约瑟夫·寇德卡,安吉·莱齐亚的展览。所有的展览在构思上都有一个共性:对这个地点身份上的回应。

 

当主办方联系我和黎静的时候,我们作为集美阿尔勒摄影季的前联合艺术总监(中国),便希望策划一个有关中国摄影的展览,自然而然会将河流这一主题作为展览的主题。同时,河流这一主题在中国当代摄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传承。


展览地点与摄影作品的呼应。照片版权Doors Menyi


新京报:展览地在法国,何以引用李白《白头吟》中,“东流不作西归⽔”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

 

零零 :“东流不作西归水”节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头吟》与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句“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万物是永远变动的,从来不存在回到过去这一说法。 这一诗句很好的表现中国在持续发展中的状况,与时间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影响。透过13位当代艺术家对中国河流的视觉观察,以河流为象征,刻画了过渡中的中国肖像。


新京报:站在策展人的角度,给此次展览如何定位?

 

零零: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很多中国摄影师将目光放在了中国的河流上。城市例如重庆,地点例如长江或者黄河,都表现了人为因素对现代中国造成的巨大改变,被启发的不仅仅是摄影师,也包括导演,视觉艺术家和作家。

 

新京报:此次展览中,值得大家去关注的亮点有哪些?


零零:此次展览将围绕三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关注与景观与沉思: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新演绎(杨泳梁,秋麦), 或者从古典文化启发的实验性摄影(塔可),以及中国摄影的源头(骆丹)。展览第二部分关注与三峡工程及河流历史进程的见证人。第三部分着眼于河流强烈的视觉力量推动着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陈荣辉,张晓和张克纯。河流多是⾃传体⼩说的构成⻣架,抑或是在现实世界中滋养出抽象的作品:身份认同,历史和景观的迷思。


展览现场。照片版权Doors Menyi


新京报:13位参展艺术家与“东流不作西归⽔”展的共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零零:入选艺术家之间一个共同点为:他们的工作内容都与“时间”相联系,入选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几年间拍摄的。艺术家们在几年间来来回回对河流进行拍摄,观察了其中的变化。 他们中的一些人使用了数码技术前的摄影技法,这是一个极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例如湿版火棉胶摄影或者大画幅照相机。当你想想拍摄主题经历了长时间的变化,这是非常吸引人的。


新京报:法国观众对东方文化的接受度如何?

 

零零:法国观众对展览的回应是非常积极的,非常喜欢展览,他们的回复是展览让他们对新的艺术家进行了探索,设想一个被传统和历史包围的中国,并且一直向前推进。同时,法国媒体也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回馈。


新京报:展览未来还有哪些特别的计划? 


零零:展览之后可能会在欧洲其他国家进行展出。我非常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在中国进行展览。到目前为止,中国观众可以通过中&法文的展览画册对展览进行了解。画册由法国出版社Bandini Books出版,中国观众在他们的官网可以买到。

 

新京报:你在策划本次展览的时候,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零零:疫情。在展览的筹备和画册的出版过程中,我们受到很多的挑战。很多这个夏天本应举行的艺术展览都被取消,我们都很担心这个展览也会被取消,这样一年来的工作都白费了。其次,在展品运输和整个计划上都带来了很多麻烦。另外一点很遗憾的是艺术家无法参加开幕式。但是我们很高兴最终展览进行了保留,并用了一些特殊时期的保护方式来欢迎公众。对不了解中国的法国观众来说,这是一个了解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家的一个绝佳机会。

 

展览现场。照片版权Doors Menyi


部分艺术家谈

 

刘珂

 

刘珂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在2007年至2009年之间,刘珂跟随着祖辈的足迹回到三峡,独自拍摄完成了 《平湖》系列,该系列作品为他赢得了荷兰FOAM保罗·霍夫摄影大奖的提名,此次展出的正是他这一系列的作品。

 

“这次的展览是关于河流的,河流是生命耐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象征着生命。”2020年,从疫情到长江中下游的洪灾,无数鲜活的生命变成了数字。让刘珂感到人们是多么的渺小与孤独。“无数的不确定充满了我们的生命,但生命总在继续,生活总要继续,哪怕生活每天都在改变。《平湖》系列是关于平静之下的流动,它来自我对生命的认知,对生命的体会。”

 

刘珂出生在成都,故乡是长江边的一个小镇,三峡工程建好之后这里成为三峡库区的最末端。在无数关于故乡的故事里,他记住了父亲十多岁离开故乡去武汉上学,顺江而下,出三峡的故事。在刘珂的记忆里,三峡就像一个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一扇大门。2007年,自己处在一个非常迷茫的时期,他选择了出走上路的方式去了三峡。刘珂说,“这种蕴含着能量的平静把我吸引,我享受着和那江水,那些人的不期而遇,享受着和自己的内心不期而遇。就这样,沿着长江,背着相机,好像期待着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期待,来来回回一次一次就这样三年。”

 

秋麦

 

秋麦出生在纽约,自1991年以来⼀直居住在北京。他是⼀位自学成才的摄影师和书法家,他的作品源于对中国美学传统的思考。

 

秋麦告诉记者,这是他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和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展出,所以这次法国的展览对他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秋麦试图通过摄影和传统 (过去,现在和将来) 保持一个联系,而把这样的作品和法国当地的历史及地理相连接恰恰很合适。此次展览包括了秋麦《山海图》系列的几幅作品。秋麦介绍,这个系列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超越照片被识别或被限制于某一具体地点的固有思维。每一张照片都是一幅地图,无论多么抽象或微小,都来自其周围世界的广阔空间,秋麦希望通过这几件作品,观众在欣赏中国风景的独特表达方式的同时,也与大自然的共通性产生共鸣。“在旅行受到限制的时候 ,当我们觉得与家人和朋友被距离分开的时候 ,这样的共鸣格外地重要。”

 

在中国艺术史的漫漫长河中遨游,秋麦坚信,一个艺术家迟早得面对长江这个题材。不论是把长江视为一个实体抑或是主题,人们必须非常小心地靠近这个庞然大物。它在绘画和诗歌中无数次被以难以置信的深度予以表现;它对于该地区的文明和文化进程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个庞大的题材,令我得以深度地探索工笔与写意之间、即眼之所见与心之所见之间、明确与模糊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吴兴发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刘臻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冬奥公园《雪孩子》雕塑师刘洋:用雕塑连接世界
时事
2021,他们离我们远去
文化
她的名字写在水上
文化
疫期读书⑩丨王晨:公开透明,是高效治理不可或缺的条件
文化
“诗与远方”之外,游牧文化的另一面
文化
为何许多文学、戏剧和电影都喜欢将背景放在明朝?
文化
亚文会专题策划|吴哥古迹重生故事里的中国面孔
时事
蒋方舟:30岁,我才刚上场
时事
张元:电影就是“精神桑拿”
综合
张元:电影就是“精神桑拿”
综合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