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便利蜂逆势破浪,多元衍生赋能“便利+”
新京报 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王琳
2020-08-07 09:28

近年来,便利店市场竞争越发焦灼。而便利蜂成立3年,从北京、上海、南京到深圳、广州、济南、青岛、合肥逐步落地覆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便利店百强榜单显示,便利蜂门店数量达1585家,位居第12名。


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在既有门店销量复苏之下,多家便利店品牌迅速投入到扩张中。便利蜂动作也接连不断,除布局门店,研发贴合主流消费人群胃口的鲜食,今年2月还通过公开竞牌方式获得天津武清区30亩土地,建设中国最大规模的鲜食供应基地。便利蜂在疫情期间的逆势破浪,成为业内研究对标的焦点。


图片来源 企业供图


全链条把控食品安全


疫情期间,食品安全成为消费者用餐时首要考虑因素。便利蜂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全程把控供应链安全,夯实长久发展的品质基石。

  

为保障门店品质,便利蜂以数字化重构整个便利店业务。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在供应链源头,便利蜂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如供应商出现非法添加、篡改生产日期或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将终身不被允许进入便利蜂的供应链系统。

 

针对食品的在途安全,便利蜂自行研发了TMS系统,对冷链车运输途中的温度、线路实时追踪,并形成折线图等图表传达至后台。此外,便利蜂在北京、上海自建品控实验室,按照国家和行业规定不定期批量抽验食物。

  

在业内人士看来,正是以便利蜂为代表的便利店食品安全保障到位,它们才能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满足人们既吃得安全又吃得美味的需求。

  

创新产品激发持久活力

  

追求创新才能激发动力。在鲜食占比不断提高的便利店行业,更需要不断研发推出适合年轻主流人群胃口和喜好的新品。

  

今年7月,便利蜂联手国漫《大理寺日志》在华北、华东两地推出限定版夏季“治愈水”冰糖葫芦风味拿铁,刚进入市场就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而近期推出的“陈拾爱吃的牛肉饼”等网红新品,更是丰富了顾客的味蕾。“喝一口‘治愈水’,嚼一口牛肉饼,还有谁比便利蜂更懂我们。”这是一位便利蜂粉儿对网红产品的评价。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为增添购物的乐趣,便利蜂今年上半年至少推出3批次主题店。其中赏樱时节,北京、上海两地推出樱花主题店;针对怀旧的年轻人,推出贴有葫芦娃等上美厂经典动画形象的国漫店。

  

业内认为,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崛起,消费者关注品质的同时,也会聚焦产品附加值。便利店推出主题门店、季节限定产品等,让消费与分享社交结合,迎合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新潮追求。

  

诸多品牌尝试“便利+”

  

诸多品牌正在通过数据赋能,尝试“便利店+”模式,开展差异化新业态。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期发布的《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有85.2%的门店计划开展线上订单业务、有67.4%的门店计划尝试开展送货到家业务。

  

到家服务方面,便利蜂有自营的外卖团队,一旦消费者下单,该团队30分钟以内送餐上门。与此同时,便利蜂在诸多城市也开拓了洗衣业务,打造便利店综合体。

  

便利店的更多社会价值正在被看见和挖掘。“大半夜还亮着灯,就是一种安全感。”24小时便利店,让疫情期间深夜工作的人们感受到慰藉。而在彰显社会价值方面,便利蜂的1500多家直营店,有九成以上坚持24小时运营。此外,便利蜂还向支援武汉的20支医疗队以及武汉社区困难群体无偿提供10万余份盒饭,通过公益举动向社会释放暖意。据便利蜂透露,未来便利蜂还将拓展更多服务内容,丰富服务种类。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便利店仍有很大成长空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每1万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国外成熟便利店市场平均30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随着新零售逐渐布局生鲜业态,便利蜂建成中国最大规模的鲜食供应基地后,又将给消费者怎样的体验,值得期待。


新京报记者 秦胜南 

编辑 王琳 校对 杨许丽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活力京西 科幻之城 | 乐聚机器人 让全社会共享机器人便利
新京号
千年文脉作轴,徐州彭城七里重塑城市更新标杆
时事
“五一”将至,请看这份消费避“坑”指南
新京号
证监会发文: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时事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新京号
全文发布|政府工作报告
新京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一看点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一看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