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疫与防疫,出题的不是我们,但我们却是答题者。
猪年和鼠年临界的当口,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国人猝不及防。
集报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也许一念既起,想得到某种报的欲望绞尽脑汁,突然有一天发现梦寐以求的报纸近在咫尺,却被疫情“拦路”……抗疫与防疫的禁足时期,“暂停键”下,邮路断了,报纸交流“出也不是,进也不能”状态下,最终放弃的根由还是因了“疫情”,好在集报属于兴趣,纸质报抵达不了案头,还有丰富多彩的电子版满足报友“精神富翁”所欲。
在“宁愿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报”的口号下,众报友禁足之下,名符其实地开始耐心地“坐家”,开发原本已“拥有”的藏报库。
好在如今是网天下,以报会友似乎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江西集报微信群“谈集报”始终如一,疫情之下有机结合论集报不含糊。疫情之下,个别集报群却想当然地“划地为牢”,死守群规,视抗疫与防疫如病毒,百般抵制,割裂了群员与整个社会的关联,将群员统统置身于汹涌的疫情之外,绑架在“无视疫情的小天地”,极有耐心地划地为牢并苦心经营着报纸的处理与拍卖……
疫情期间,报友抗疫与防疫,可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谁也不可能置之不理和置身事外及置之度外。即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求多卖报”。你不抗疫与主动防疫,疫情也不可能将你排除在外,不是吗?
其实,在疫情期间,大多数报友往往都是依据每个人的家庭经济现状和承受能力,适可而止参与集报而得到与完成,那一刻,才算是真正实在的拥有。
在抗疫与防疫期间,湖北襄阳报友熊军武为配合抗击疫情,先后创作了《“疫情”浓罩的年味》和《一个宅男的“战疫”杂记》及《我当战“疫”志愿者》,《一个退役军人的战“疫”日记》,《“暖男”又遇“暖社区”》等等……
湖北荆州卢贻斌“宅”在家里加强抗疫与防疫宣传与鼓动工作并与民辅警在疫情前方冒风险奋战……他说“宅在家里只能通过万能的手机加紧宣传,才对得抗疫一线兄弟们的付出。”
武汉抗疫身在其中,每日警醒雷打不动
大疫当前,武汉作为疫区中心,无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报友,首当其冲自然是关注武汉报友。随着疫情的发展,武汉,甚至湖北,乃至全国,大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都身在其中。
在江西集报群,封城之日起,武汉报友靖三元通过微信群发了题为《防控疫情从我做起》帖子:“为配合市政府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战役的部署,今一早就去酒店退订了明晚的年夜饭聚餐,接着就外出购报(有关防疫的重要报道),回家后洗手,洗手,再洗手。然后打电话至鄂州城,告知姨表姐,取消原定初二全家(两台车,八口人)赴鄂州的拜年。再然后打电话至鄂州华容镇,告知亲家母,取消原定初一全家(两台车,八口人)赴华容拜祭辛年(亲家公因病于去年十一月十四日英年早逝,享年仅59岁)的行程。再再然后,认真翻看各群视频与帖子,从各位师友的温情关注中吸取正能量,以从容的心态迎战新冠毒……”
靖三元还积极与群友通报相关疫情信息并分享着报友的关心。
非常时期,非常声音:面对疫情,一个群,众人家,一份情,N牵挂,无论同城与异地,珍惜相遇,相识,相知的缘份……
在武汉封城的日子里,可以说全国人民陪着武汉人民一起在熬这段史无前例的日子。每天靖三元坚持雷打不动地发一则武汉封城日当天的《楚天都市报》并注明今日“封城第N天”,这场疫情在没取得“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的最后关头,这无疑是一种大疫当前提高警惕的备忘。
面对疾疫我们要人人带上口罩,面对谣言我们也要人人管好手指。对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一律先别转发!管住嘴,管住手。大疫当前,大家都不能独善其身,都身在其中。禁足在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安份守己不传谣不信谣,抵制假新闻也是抗疫。穿越过去的人都会触及灵魂。
随着武汉报友靖三元在江西集报微信群发布“武汉封城第41天”的《楚天都书报》封城日头版,笔者回帖:封城不解套。从武汉到湖北,从湖北到祖国各地,抗疫战线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这份突如其来的“疫情”尽管有“试刊”的迹象,但“创刊”的疯狂超出了亿万读者的承载力,全民抗疫为了就是一个目的:让“疫情”早日“停刊”。也许若干年以后再回头看2020年的这场瘟疫,有人把它当成事故,有人把它当成故事……
然而,我要说得是,武汉封城史无前例,抗疫防疫我们都是经历与见证者。
众报友热心“筹款”,争先恐后“武汉加油”
在疫情暴发时,作为家住北京的一名报友,芦均花眼看着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她的居家点也开始弥漫着仿佛驱不散的紧张抗疫气氛……
芦均花说:我暂停了微群竞买竟卖活动,想在集报界牵个头,搞个“众志成城 加油武汉”的筹款活动,虽然一二百元的不算多,与明星大款相比似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在武汉疫区更是杯水车薪。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病毒无情,人间还有爱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1月30日晚上她开始策划运作,1月31日上午在许言汉的配合下,将《巾帼藏友》筹款号外的临时电子版发布到集报微信群,随后《湖北集报》积极跟进,给予助推与合作,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46位文朋报友纷纷伸出了热情地双手,众筹款项共计15867元。
2月6日下午,芦均花怀揣着全国报友对“武汉加油”的赤诚之心,在北京市朝阳区垡头邮局办理了汇款。值得说明的是邮局工作人员得知汇款是全国报友“武汉加油”的捐款,他们特事特办並且免收汇费,同时还免费打印了一张短信回执收据。
谈起此次倡议报友捐款,快言快语的芦均花说 “此次筹款,首先得感谢全国报友的爱心,谢谢我的外甥女和闺女助力与压阵,还有梅丽琼女士赐墨力挺武汉,我都记在心……”
芦均花这次牵头率百名报友为“武汉加油”捐款,体现了积极参与抗疫与防疫主动性,她还在所居住的南场二村被誉为“最美村民”——
事情是这样的:2月14日,北京迎来了今年的又一场大雪,南场二村的抗击疫情攻坚战仍在继续,村民们却被芦均花的到来而暖心……缘来,寒冷的清晨卢均花迎着大雪来到了村头执勤岗,为守护在岗的值勤村民送来了两盒一次性手套,让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值班人员心中温暖如春。
于是,以“南场二村防控指挥部”的名义,他们为芦均花的暖心行动深表敬意并写了一封感谢信,称芦均花是“最美村民”。
漫画与剪纸为武器,战疫与抗疫抒情怀
北京报友杨全胜非常时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禁足的日子里,以漫画为武器参与战“疫”,他的漫画以其独到的视角和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有针对性和教育意义,既贴近现实又来自于生活,很受读者欢迎。不仅仅被报友广泛收藏与转发朋友圈,还分别发表在大江南北抗疫一线的报纸版面,受到读者喜欢。在居家也不忘抗疫的日子里,他创作的漫画主题鲜明,表现手法令人称奇,作品出手快,可谓硕果累累!
非常时期,全胜还以女儿的专职司机加保镖而自豪。女儿感恩于父亲的辛苦和平时创作缺少推出作品的网络平台,2月10日,为父亲创建了一份久违的“公众号”,取名“笔下留情”。全胜说这是非常时期的一份意外加感动……
如今,以原创为主要内容的“笔下留情”公众号已出至近30期,每期或画或文或书法与篆刻……图文并茂于一体的公众号快节奏地经营着,关注读者与日俱增,影响力正在蒸蒸日上着……
河北唐山报友刘志文在抗疫中,以自己的剪纸特长,纯手工作业的《剪纸报》成为报友藏品。
《剪纸报》为“抗击疫情专刊”,报头由杨全胜所题材,版面剪刻内容选自江苏陆永祥速写画《争分夺秒奔火神山》《争分夺秒寻突破》《争分夺秒中国速度》等四幅图片。志文认为“恰好疫情在不断爆发增长,抗击疫情人员争分夺秒的救死扶伤的精神 值得让每一位中国人点赞,特别是专家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绝对是给力,战疫成果显赫。
由于纯手工作业,本期《剪纸报》以纪念战疫新冠肺炎而剪刻,共剪刻10份,剪纸主题是:争分夺秒。此幅剪纸报创作历时5天,剪刻3天。 平均一天剪刻5小时 ,如此精工细雕的《剪纸报》是刘志文一刀一刀纯手工雕刻出来的。
对于有报友建议的可以小批量印刷,扩大发行量一说。志文认为,外面卖的窗花基本上都是机器冲压,电脑雕刻而成,所以便宜,如果印刷就失去了剪纸意义了。
疫情无疑是一场大考:各行各业各界均裸着灵魂接受应试,集报人既然与报有缘那就在骨子里有一股子“以报会友”的魅力,这魅力既来自于对报纸的痴情,同时也将“一日报友,终生朋友”贯穿于抗疫与防疫之中。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起,当年疫情非常时期你为社会做过什么?我们报友也许会说:我们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与信息,拒绝了谣言并向往了真相。
作者:王纪民(中国报协集报分会理事) 编辑: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