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蒙牛成中国圣牧单一最大股东,称增持符合公司战略
新京报 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2020-07-29 16:19

新京报讯(记者 郭铁)新京报记者7月29日获悉,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全资子附属公司(以下简称“蒙牛方面”)将以每股0.33港元的价格行使对中国圣牧约11.97亿股的认股权。交割后,蒙牛将合计持有中国圣牧约17.8%的股份,超过实际持股15.8%的中国圣牧董事长邵根伙,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受相关消息影响,中国圣牧股价暴涨,最大涨幅达145.83%,截至发稿,涨幅为77.08%。

 

蒙牛方面7月29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蒙牛长期看好有机奶市场,重视优质有机奶源布局,增持符合公司战略。

 

邵根伙降为第二大单一股东

 

公告显示,中国圣牧7月27日接到蒙牛方面的上述通知,7月28日收到约3.95亿港元的认购款。根据认购协议,中国圣牧须运用该款项偿还拖欠蒙牛集团的委托贷款。交割后,蒙牛对中国圣牧的持股比例将从3.83%增加到17.8%,成为单一最大股东;中国圣牧董事长邵根伙实控的Nong You公司持股比例从18.48%降至15.8%,成为第二大股东。中国圣牧创始人姚同山持股比例则从5.8%降至4.96%。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圣牧由蒙牛前执行董事姚同山2009年10月创办,以沙漠全程有机产业体系为特色。2016年1月27日,邵根伙实控的Nong You公司以33.55亿港元受让中国圣牧24%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而邵根伙的另一身份为大北农集团董事长。

 

受奶价下降、生物资产减值、自有液奶品牌销量下降等影响,2017年至2018年,中国圣牧分别亏损9.86亿元人民币、22.25亿元人民币。此后,受益于蒙牛不断输血,中国圣牧扭转亏损。

 

2018年12月24日,中国圣牧宣布全资附属公司圣牧控股、圣牧高科向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合计持有的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51%股权,并不再从事下游乳制品业务。2020年1月,内蒙古蒙牛收购了上述公司剩余49%的股权。受生鲜乳价格上涨、上下游乳企协同效应影响,中国圣牧2019年实现扭亏。

 

2020年3月6日,中国圣牧披露与蒙牛方面签订的生鲜乳供应框架协议及财务资助框架协议。未来3年,中国圣牧至少80%的生鲜乳将供给蒙牛,并获得蒙牛贷款财务资助。中国圣牧方面当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供应协议的签订,将给疫情期间圣牧的生鲜乳稳定销售带来利好。

 

蒙牛称增持符合公司战略

 

对此,蒙牛方面7月29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本次增持是通过行使2018年底获得的认股权证而实现的。蒙牛长期看好有机奶市场,重视优质有机奶源布局,增持符合公司战略。中国圣牧方面则表示,目前公司管理层暂未发生调整变动。

 

近两年,蒙牛在海内外乳业资产并购上动作频频。在入股中国圣牧前,蒙牛先后入主国内最大上游乳企现代牧业、收购中国圣牧下游资产,并战略入股“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

 

2019财年,蒙牛完成收购澳大利亚有机品牌贝拉米,对澳大利亚第二大乳品公司Lion Dairy & Drinks(LDD)的收购也有望在2020年交割,加上此前收购的Burra Foods,蒙牛将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乳企。

 

今年5月28日,针对收购策略,蒙牛总裁卢敏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蒙牛并购很重要的一点是战略驱动,不是单纯冲着规模而去。2018年,蒙牛布局现代牧业和圣牧时,国内原奶情况是供大于求。基于对中国乳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判断,蒙牛对这两家上游乳企进行投资,“假如今天才去收购,至少要再多花一倍的代价才能做到。”

 

新京报记者 郭铁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世辉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郭铁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频繁跨界难掩颓势 卧龙地产更名“新能”背后的资本腾挪术
房产
并购资产拖累业绩,蒙牛乳业2024年净利润预降九成
消费
紫燕食品2024年净利逆势增长,海外市场成效初显
消费
蓝月亮增收不增利,去年亏损近7.5亿港元将继续“烧钱”做营销
财经
重庆啤酒与重庆嘉威合作生隙,长期包销模式引发的利益纠纷
消费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第一看点
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第一看点
“矿茅”紫金矿业再出手 原青海首富旗下藏格矿业将易主
财经
纷美包装董事会再次反对新巨丰全面要约,管理层要约尚未落地
消费
新茶饮供应商卷入测评风波,背后茶饮乳基市场竞争激烈
消费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