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一生一芯” 国科大本科生带着自己设计的芯片毕业
新京报 记者 樊朔
2020-07-25 16:08
经过9个月的努力,国科大2016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金越、王华强、王凯帆、张林隽和张紫飞带着自己设计的芯片毕业。

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了该校首期“一生一芯”计划成果。该成果在国内首次以流片为目标,由五位2016级本科生主导完成了一款64位RISC-V处理器SoC芯片的设计并实现了流片。芯片可以成功运行Linux操作系统以及学生自己编写的国科大教学操作系统UCAS-Core。


经过9个月的努力,国科大2016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金越、王华强、王凯帆、张林隽和张紫飞带着自己设计的芯片毕业。  图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据了解,国科大于2019年8月启动了“一生一芯”计划,目标是通过让本科生设计处理器芯片并完成流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国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院士宣布,经过9个月的努力,由国科大2016级计算机学院本科生金越、王华强、王凯帆、张林隽和张紫飞参与的首期“一生一芯”计划取得圆满成功,五位本科生实现带着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毕业这一目标。

 

“一生一芯”计划负责人、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教授、中科院计算所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包云岗介绍,学生们将这款处理器芯片命名为“果壳(NutShell)”,与“国科”发音相同,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处理器芯片来寄托对国科大深厚的情感。包云岗向媒体透露,RISC-V全球论坛刚刚接收了“果壳”团队的投稿,王华强同学将代表团队于9月3日向全球业界介绍“果壳”的设计。“这是‘果壳’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RISC-V全球论坛的报告均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资深专家,包括图灵奖得主David Patterson教授。”

 

孙凝晖表示,处理器芯片被公认为芯片产业皇冠上的明珠,设计复杂度高、难度大。我国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严重紧缺,如何加快此类人才的培养规模与培养速度,是我国迫在眉睫的难题。针对处理器设计人才危机, “一生一芯”计划的愿景目标是在国科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辐射,帮助更多高校形成从处理器芯片设计到流片并运行操作系统的实践课程,提高我国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培养规模,缩短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力争实现3年后在全国每年能培养500名学生,5年后实现每年培养1000名学生,10年达到每年培养1万名学生。


新京报记者 樊朔 校对 刘军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农民导师”频登高校讲台 新型职业农民用知识改变乡村
时事
跳槽就涨薪50%?一年内10家芯片企业专家出走,人才大战开启
科技
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上升为国家行动
时事
“寸心留百年”,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逝世
教育
潘际銮院士逝世
政事儿
找回乡村遗失的阅读教育,清华志愿者与乡村儿童“云伴读”
教育
墓碑设计师,在石头上镌刻思念
时事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拟表彰人选(集体)名单公示
第一看点
“牛津数学女孩”改变了“学术青年”认知形象|新京报快评
观点
包慧怡:所有的灵光,都出现在精神放空的片段 | 女性学者访谈
文化
热门评论
天爱春草xf
7天前
肯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善待这些英才。
来自火星网友
7天前
这好极了
30老男人
7天前
加油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