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影视剧爱用的这部钢琴协奏曲如何诞生的?|新京报×国家大剧院
新京报 记者 田偲妮 编辑 田偲妮
2020-07-24 11:04

如果推荐一首古典乐中必听的钢琴协奏曲,相信不少人会脱口而出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首歌一直被广泛用于影视剧中,比如电影《相见恨晚》《七年之痒》,比如日剧《交响情人梦》、英剧《9号秘事》……这部作品诞生一百多年来,迸发出了“野蛮生长”的旺盛生命力,它不仅在古典乐迷的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也成功“出圈”,在动漫、流行音乐甚至花样滑冰配乐中都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比如中国花滑第一人陈露、日本选手浅田真央等都使用过“拉二”成就了经典比赛。



国家大剧院本周六(7月25日)19:00,指挥家杨洋将携手青年钢琴才俊张昊辰奏响这部“钢协”中的“无冕之王”,此外杨洋还将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最后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交响舞曲》。


这样的一部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失误的演出与尖刻的乐评可以扼杀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而一位尽职的心理学家则可以拯救他。1897年,在缺乏足够排练的情况下,格拉祖诺夫于圣彼得堡指挥首演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曲》,这首当今广受好评的作品在当时曾遭遇评论家们的猛烈攻击。据闻,格拉祖诺夫在演出前醉酒,并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改动了乐谱。拉赫玛尼诺夫提起这场演出时说:“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的一小时。”随后,作曲家陷入焦虑、痛苦。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终日无所事事,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致。一天中的半数时间,瘫倒在沙发上,叹息自己被毁掉的生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再也写不出作品之时,拉赫玛尼诺夫被介绍给心理治疗师尼古拉·达尔医生。作曲家回忆接受催眠治疗情景时说:“我在达尔医生办公室的扶手椅上昏昏欲睡,听到同样的话语日复一日在耳边响起:你将开始创作你的协奏曲,它将是卓越的。”


1901年11月9日,作曲家于莫斯科担纲独奏,完整首演了这部题献给达尔医生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新京报编辑 田偲妮 校对 陈荻雁

相关推荐
大戏看北京文艺资讯丨北京曲剧《龙须沟》呈现市井人家奋斗史
娱乐
支棱时刻:精神锚点建造指南|2025北京图书市集沙龙预告②
文化
大戏看北京12月文艺资讯丨评剧《咫尺千里》展文脉传承家国情怀
娱乐
因为偏见与傲慢,人们认为“职校”输送的就是产品
文化
专访罗伯特·麦克法伦:捕捉来自荒野的惊叹
文化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
财经
大戏看北京6月24-30日文艺资讯丨“七一”特别奉献
娱乐
国内首部帆船运动题材原创儿童剧《海王星飞船》即将首演
娱乐
8.5分!今年最高分《我的阿勒泰》带领国剧艺术品质迈出四大步
娱乐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