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士妈妈说:
很多新手妈妈,在面临宝宝出现一些不适症或者“怪现象”时会束手无措。
作为同样为人母的博妈,可以深刻体会到妈妈的不易,今天就给大家说说,孩子在特定的月龄常会出现的一些生理现象!
妈妈早知道,育儿更从容!
一、新生儿
Ⅰ 新生儿蜕皮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浸泡在羊水中的,他的皮肤被一层白色油脂样的胎脂保护。
出生后,这层保护膜会褪去,宝宝的皮肤裸露在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蜕皮的现象,尤其是手上和脚上。
但是家长不用担心哦,宝宝天生自带保护利器,他的皮肤会分泌一些天然的油脂来保护自己皮肤,蜕皮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哦。
如果实在想做点什么,涂点润肤品也没有坏处。
Ⅱ 粟粒疹
刚出生的宝宝鼻尖鼻翼上会有针头大小的透明泡泡,这是粟粒疹。
是由于新生儿汗腺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排汗不畅,随着汗腺发育完善,会自行消失,妈妈无需处理,切忌挤压。
Ⅲ 蒙古斑
青色,常见于宝宝的背部、臀部,色素细胞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
随着年龄增大,颜色会变淡,范围会变小。
Ⅳ 呼噜声
小宝宝由于喉软骨钙化不足,导致硬度不够支撑力较弱。
在宝宝躺着的时候喉部容易凹陷,造成气流通过时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
竖抱的时候,这种呼噜声就会消失。大概2个月后,这种声音就会消失。
有的妈妈会担心,孩子会不会是腺样体或扁桃体的问题。
对于新生儿来说,是不会有这两方面的问题的,这些问题常见于半岁以后的孩子了。
Ⅴ 惊跳反射
宝宝在入睡后会出现局部的肌肉抽动,尤其是手指或脚趾,突然的声音,也会让宝宝双手向上张开、很快又收回。
这是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所致。
妈妈只需轻轻按住宝贝的手脚,就能让他安静下来。
Ⅵ 打喷嚏
孩子从羊水湿润的环境中,来到自然界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干燥的空气、空气中的粉尘都会对宝宝的鼻黏膜造成刺激让宝宝打喷嚏。
所以家长不用紧张,孩子不会擤鼻涕,打喷嚏也是清理鼻中异物的一种方式哦。
如果宝宝还伴随精神不佳、发烧的症状,就要排除是否是感冒了哦。
Ⅶ 打嗝
小宝宝的横膈膜发育不成熟,孩子在过于兴奋或刚吃完奶时会容易出现打嗝。
打嗝对宝宝的健康没有不良影响哦,只要没有影响到宝宝的吃奶和睡眠,家长就不用过多干预,随着宝宝月龄增加会慢慢消失哦。
如果您有“强迫症”,可以试试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法,比如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或音乐逗引他。
* 宝宝说“妈妈,你知道吗,我在你肚子里的时候就经常打嗝哦,打一会就停了”。
Ⅷ 掉头发
宝宝出生时的头发是胎发。
家长经常会在洗澡时或宝宝的枕巾上观察到宝宝脱落的头发,这是正常现象哦。
宝宝5月龄之前,这些胎发会全部脱落[1],取而代之的是逐渐长出的成熟的头发。
Ⅸ 睡着了使劲
这是宝宝在伸懒腰,新生儿特有的一种运动方式。
如果孩子同时伴随哭闹,就要排除是否有其他不适症了,如肠胀气等。
二、1月龄宝宝
Ⅰ 攒肚
宝宝在满月前后会出现几天不排便,但是食欲、精神、睡眠都没有任何变化,在下次排便时可以很轻松的排出而且是松软的便便,这种情况一般就是我们所说的攒肚了。
常见于母乳喂养儿。
每个孩子攒肚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少的三四天,多的会有十天,而且这种排便模式会持续好几轮哦。
家长只需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睡眠、食欲即可。
很多家长遇到宝宝几天不排便就会担心是便秘,是否便秘主要是看孩子的大便形状,即使宝宝每天都排便,但是排便很费劲,而且排出的便便很干很硬,那也属于便秘。
便秘会发生在任何月龄,而攒肚多见于半岁之内的宝宝哦。
Ⅱ 肠绞痛
常见于4个月之前的宝宝,最晚不超过半岁。
宝宝出现突然性的大哭,四肢抻开,难以安抚,一天持续哭闹三个小时,一周哭闹时间超过三天,至少持续一周。通过放屁或排便逐渐稳定下来。
家长可以通过给腹部施压的方式来帮宝宝减轻疼痛,比如飞机抱、让宝宝蜷缩、宝宝蹬腿时给予反作用力等方式可以适当缓解孩子不适。
目前针对肠绞痛推荐可以使用的益生菌只有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也只有这一款益生菌是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据证明是对肠绞痛有作用的益生菌。
我们来看看一些国际指南对肠绞痛使用益生菌的建议:
欧洲儿科协会/欧洲国家儿科学会和协会联盟(EPA/UNEPSA)益生菌指南 (2018)
如果考虑使用益生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可有效治疗母乳喂养肠绞痛婴儿的益生菌菌株!
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全球指南 - 益生菌和益生元 (2017)
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 :婴儿肠绞痛的治疗与预防唯一推荐的益生菌!
亚太地区专家共识 (2017)
婴儿肠绞痛– 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 May be considered
拉丁美洲专家共识 (2015)
推荐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用于治疗和预防婴儿肠绞痛!
预防: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推荐等级1a;
治疗: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推荐等级1b.
三、3月龄宝宝
Ⅰ 流口水
宝宝在乳牙萌出前两个月就会出现口水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乳牙萌出对牙龈的刺激,孩子的吞咽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就会出现多余的口水顺着小嘴流出来。
注意及时蘸干口水,不能用来回擦拭的手法,容易刺激到皮肤,预防口水疹。
Ⅱ 厌奶
大概到三四个月的时候,孩子的吃奶没有像以前那么专注,奶量突然下降,但孩子精神很好。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厌奶,通常半个月可自然恢复,切忌过早给孩子添加辅食,耐心陪宝宝度过这个生理阶段,对宝宝按需喂养即可。
家长可以根据生长曲线图来检测宝宝的生长状况。如果生长曲线一直在3%以上就是正常的,低于3%就要带宝宝去就医了。
* 生长曲线图大家可以进入WHO(世界卫生组织)和CDC(疾病防治中心)官网下载。
这些生理现象通常出现在半岁以内的宝宝,各位宝妈都get到了嘛,多多学习,遇到问题不紧张哦。让我们一起做从容的家长、培养快乐的孩子!
参考资料: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