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不是每一个“姐姐”都能乘风破浪
新京报 编辑 狄宣亚
2020-06-16 17:43
与其说节目“重新定义了女性”,不如说是重新定义了“有钱、漂亮、独立”的女性。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截图。


在没有热搜、低调宣发的情形下,《乘风破浪的姐姐》(简称《乘风破浪》)播出即爆。

 

这是一档与众不同的女性选秀节目,选手们都是年纪30+选手,年龄最大的已经50+,她们还都是已出道且成名的女明星,如宁静、万茜、伊能静、张雨绮等。

 

《乘风破浪》播出后获得不错的口碑,舆论场内也几乎一片赞许声,声称节目“重新定义了30+女性”。

 

不过,在有些单向度的评论声音里,是否有什么被我们无意中遮蔽了?

 

“姐姐”是谁?漂亮、有钱的30+女性

 

《乘风破浪》获得好评,首先在于它打破了对“30+女演员”的刻板印象。

 

在此之前,中年女演员的困境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女演员曾调侃,当她进入30岁,跑剧组时就成了被挑挑拣拣的“菜”。

 

市面上中年女性的角色是匮乏的。30岁出头的女演员大多只能“装嫩”出镜,在偶像剧里饰演少女;一旦迈进40岁的门槛,她们很可能已经在扮演“20+女演员”的“妈”了。

 

《乘风破浪》聚焦30+女明星,让我们看到了30+女明星的另一面:她们独立、成熟、自信、自我悦纳、各美其美。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截图。


这是节目立意上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如果说节目“重新定义了女性”,那或许也有些过度抬高了节目的价值。

 

确切地说,节目是重新定义了“30+中年女演员”,重新定义了有钱的、漂亮的、独立的女性——让更多人看到她们不一样的美。

 

《乘风破浪》瞄准的主流女性观众,显然是一二线城市里的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她们能够在节目中获得情感上的感染与共鸣。

 

但如果是一个边远地区的、农村的、学历低的、贫穷的30+女性,节目里的“姐姐”们则与她们的生活太过遥远;所谓“三十而立、三十而励、三十而骊”的价值观更像是漂亮的标语,它们没有错,但也可能是“不及物”的。

 

戴锦华教授曾敏锐地发现女性群体内部的分层,“如果你足够年轻,如果你受过足够高的教育,如果你是富二代,如果你生活在中心城市,那你作为女性,可能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但如果你老了,如果你有残疾,如果你贫困,如果你受教育程度不足,如果你是少数族裔,如果你生活在边远地区:这里任何一种劣势增加的话,女性天然的劣势就会被放大。”

 

因此,对于像节目中的女演员一样独立、有钱的女性来说,她们的确来到了一个可以乘风破浪的“黄金时代”。

 

但不是每一个“姐姐”都有机会乘风破浪。“姐姐”并不涵盖所有30+的中年女性,也谈不上重新定义所有女性。

 

自信了就能“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的文案和女明星的很多“金句”在网络上流传。话虽不同,但指向其实差不多,都是强调女性需要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自律,做到了这一切,女性就能成为更好的人,就能“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只是我们也应该警惕这样一种论调:节目中的姐姐能够乘风破浪,是因为她们自信、自强,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中年女性没能乘风破浪,那就是她们不自信、不自强、不够努力。

 

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说那些边远地区的、农村的、学历低的、贫穷的女性境遇不佳,是因为她们不够努力。“结构性问题”不能被包装成“个人问题”。

 

《乘风破浪》的价值观虽没有错,但那也是保守的,是消费文化中常见的。

 

它将姐姐们的乘风破浪归因于姐姐们个体的努力与自我突破,而在有意无意地忽略促成她们今日成就的背后的结构性“力量”。

 

同样的努力,但如果出身不同、接受的资源不同、背景不同,命运走向也可能完全不同。

 

▲《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截图。


就如同节目中的女明星,话题度最高的不见得是最努力、业务能力最好的一个,而可能是最受资本扶持的一个。

 

掣肘女性发展的,不仅仅是她们个体努力,背后的结构性力量更不容忽视。

 

因此,如同南帆所批评的,现在不少大谈女性主义的人,“将实现这些启蒙主义的理念寄托于普遍的‘人性’,企求良知的觉悟或者企求文化知识唤醒公正意识,这是典型的小资幻想症”。

 

并不是每一个姐姐都能乘风破浪;个体的努力很重要,但不是努力了就能乘风破浪,拥有相对平等的平台、资源、发展环境同样重要。

 

女性需要各自努力,也需要为包括贫穷女性在内的女性共同体努力。只有这样,“乘风破浪”才不会只是少数女性的“幸运”。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张晓雨   校对:赵琳


相关推荐
新闻8点见丨郁金香花海如何打造;“棉花糖爸爸”寻女19年圆梦
时事
天妃自逊百帆渡 龙女娉婷返人间 | 家帆赛宁波湾站来稿
新京号
19个冬天后,“棉花糖爸爸”终于找到了女儿
时事
小白慈善义工服务队|爱与光爱,生生不息
新京号
门票免费送!2025遵义玫瑰花海旅游季5月1日开园迎客!
新京号
“张冀和他的朋友们”沙龙亮相北影节,资深影人交流幕后创作经验
娱乐
保洁员值得拥有一间体面的休息室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四十年光影,记录紫禁城的昼夜交替丨京华物语
文化
每一度电,都连着地球的体温
数据
大声谈论更年期:是动荡,也是令人惊喜的风景
文化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