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期待“跑会记者”来年准时赴约|人大观察
新京报 编辑 孟然
2020-05-29 09:17
期待明年春天,大会堂里能够再次熙熙攘攘。那些凌晨排队、百米赛跑的摄影师,那些席地而坐、赶发稿件的记者,欢迎你们明年准时赴约。

▲今年的总理答记者问采用隔屏采访。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至此,这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完成了各项议程,宣告圆满结束。


这次特殊背景下召开的特殊会议,虽然召开时间晚、会期短,但会议议程不少、程序不减、质量不降,会风会纪等多个方面较往年还进一步改进。不过,不少参与会议的人员心情也颇为复杂,既对这样的安排表示完全理解,但同时也不免有些遗憾。


其中,在这次会议上受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就是“跑会记者”。以往,每次全国“两会”都是一座新闻富矿。每次会议前大会堂外长长的记者队伍、大会堂里的“长枪短炮”、记者们对参会代表的“围追堵截”,都曾是两会的“标配”和亮丽的风景线。


但今年,出于尽量减少人群聚集的考虑,记者们的采访主要以视频、电话等方式,因此能够到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采访的记者数量大大减少。一名记者朋友不无遗憾地说:以前走进大会堂,随时都有采访对象,步步都可发现新闻点,今年不仅没能进入人民大会堂采访,连代表住地也没能进去,虽然可以视频连线,但总还是缺少一些亲近感。


一名常年关注“部长通道”的记者说,“部长通道”的产生和成功,源于采访会议的记者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对列席会议的国务院部委负责人的“围追堵截”;但今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里有些冷清,即使大会新闻中心依然举办了“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但这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以往的“部长通道”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


▲2019年“两会”期间,新京报记者在“部长通道”上向人社部部长张纪南提问。新京报记者 摄


这次会议的一个特点是“隔屏采访”,记者群体中最失落的莫过于摄影摄像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里拍画面,变成了隔屏拍摄,效果难免受影响。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遗憾。


对代表们来说也有一些遗憾。往年,对每个代表团来说,都至少会有一名中央领导同志到会,一起审议并听取意见,基层的声音能够当面传递给中央领导同志。但今年,中央领导同志原则上只参加本团的活动,而不再到其他代表团听取意见。


往年,国务院、国家监察委、最高法和最高检都会派员到各代表团,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并当面回应代表的关注,大量的问题在会议期间就以这种“面对面”的方式现场解决。今年“一府一委两院”原则上不再派员到各代表团听取意见,改为以视频方式听取意见。虽说本质不变,可总还是面对面交往更深入,也更生动。


这些都是疫情留给我们的遗憾,也更坚定了我们攻克疫情的决心。这次特别的大会,一定会留下深深的历史印记。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常态生活不会久远。


期待明年春天,大会堂里能够再次熙熙攘攘。那些凌晨排队、百米赛跑的摄影师,那些席地而坐、赶发稿件的记者,欢迎你们明年准时赴约。


□鲁子舜(人大工作者)


编辑  孟然  校对 赵琳

相关推荐
软色情语音厅,围猎未成年人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自制药酒为何会变“毒酒”?
时事
北京“体育八条”“满月”,中小学体育老师“忙并快乐着”
教育
新闻8点见丨会期6天!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议程来了
时事
新闻8点见丨用DeepSeek找对象,靠谱吗?
时事
拉开北京环球影城的夜间大幕,探访“大片世界”的年味守护者
时事
雄安:借力场景汇,打造创新高地创业热土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蛇年为啥有384天?免费领养陷套路,爱心不容如此消费
时事
新闻8点见丨2024北京文化论坛,推动科技与人文交流碰撞
时事
计划生育科室转型后,生育故事的一体两面
时事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