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讯(记者 吴娇颖)5月22日上午9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
目前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监管方面,面临哪些挑战?“野生动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于什么考虑,又有何重要意义?
举证难、监管难,非法猎捕和交易现象严重
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明确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此前,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禁止野生动物的交易。全国人大代表、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蔡学恩指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在此之外,经相关部门许可,是可以猎捕、出售、利用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同时,他介绍,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三有”动物之外,对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监管不够,非法捕杀、驯养繁殖以及非法经营等问题较为严重。“另外,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着食用、消费各种野生动物的陋习,爱吃‘野味’、崇尚‘药补’等现象较为突出,野生动物交易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导致野生动物经营者铤而走险、知法犯法。”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主任杨朝霞指出,由于非法盗猎成本低、举证难、监管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国非法猎捕和交易野生动物案件频发。
例如,2016年10月,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护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鸟网达两万余米。大量朱雀、红喉歌鸲、蓝喉歌鸲、东方角鸮等鸟类挂网,致数千只野生候鸟死亡,其中有5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角鸮死亡。当时,“万米网海捕鸟案”引发广泛关注。
“近几年,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非法猎杀和经营鸟类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公众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如今非法捕鸟和投毒没以前那么猖獗,但发生的频率并不低。”一位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告诉记者。
代表建议:加大对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处罚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加大对非法猎捕、交易野生动物的处罚力度,紧急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
蔡学恩建议,进一步限制猎捕、出售和利用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外野生动物及制品,同时建立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建立野生动物利用“黑名单”制度。对于经科学研究或检验检疫发现存在潜在公共健康危险的野生动物,及时纳入黑名单,禁止猎捕、运输、使用。
他还表示,对于非法交易的野生动物,更应该强化执法监督力度,坚持统筹联动、多方协同,形成整治合力。
为此,蔡学恩建议,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罚款幅度提高为野生动物价值及其制品的五倍以上十倍以下,适当提升处罚力度。对来源于境内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建立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联合执法机制,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市场经营、网络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整治;对来源于境外的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加强国际执法合作,阻断国际非法交易链。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建议,在《刑法》中增设捕获运输交易屠宰野生动物罪,从源头严厉打击野生动物的捕获、运输、交易、屠宰产业链。
此外,蔡学恩也建议,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信息公开和监督制度,健全野生动物非法交易举报机制,积极吸纳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汇聚野生动物保护合力。
“今天也正好是202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但目前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还不够,对野生动物尤其是候鸟保护的认识,更是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杨朝霞说。
他认为,此次将“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说明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了进一步认识,意味着野生动物保护将更多地进入公众视野,在野生动物监管方面也将带来大的转变。
新京报记者 吴娇颖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