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如何拯救“少年的你”?代表建议对校园霸凌进行单独立法
新京报 记者 王姝 编辑 丁天
2020-05-19 15:44
目前,在治理校园霸凌现象过程中,现有法律存在概念模糊、责任年龄偏高、惩处方式单一等问题。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姝)电影《少年的你》令不少观众对校园霸凌感同身受。如何遏制校园霸凌?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拟提交《关于校园霸凌立法的建议》,建议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单独立法,如《反校园霸凌法》或《惩治校园霸凌法》。


“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及受害者都是学生,无论是对受害者还是对施暴者都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危害”。李亚兰代表表示,校园霸凌对受害者的性格养成及日后生活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也会助长施暴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校园霸凌问题不容忽视。但校园欺凌事件通常会被学校及家长以“息事宁人”的态度进行处理,多数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这与现有的法律规定缺失有一定关系。


李亚兰代表认为,在治理校园霸凌现象过程中,现有法律存在概念模糊、责任年龄偏高、惩处方式单一等问题。据此,李亚兰代表建议,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单独立法,如《反校园霸凌法》或《惩治校园霸凌法》。


“首先,对校园霸凌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尤其注意区分校园霸凌与学生间嬉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为惩处校园霸凌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其次,对责任年龄作出重新划定,在刑事责任年龄的基础上,校园霸凌专项法律重点弥补对低龄霸凌行为的惩戒,尤其是14周岁以下校园霸凌施暴者的惩治;最后,校园霸凌专项法律法规应当根据校园霸凌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明确由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惩处,还是由学校等教育机构进行纪律惩戒、又或者由家长进行协商处理,解决现有的惩处方式单一的问题。”李亚兰表示。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立军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王姝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
相关推荐
对“校园欺凌”和“学生欺凌”的辨析|新京报中文学术文摘
文化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取消后,谁在收割焦虑?
时事
不按套路出牌的“理科男”,靠好奇心成为“华文推理之光”!
文化
东亚的心理咨询室里,坐着许多说不出自己感受的人 | 专访
文化
2024,走入世界“不确定”的深处
文化
​为什么说“自我伤害”也是一种自恋?
文化
厄休拉·勒古恩:责怪大人总比成为大人容易得多
文化
《羊孩贾尔斯》的四种读法
文化
热门评论
谈笑阿甘
7天前
支持!
150****1188
7天前
保护孩子,多方努力
ogm9zs_oshb44ed5f4f9bc720dc1855
7天前
支持代表建议,保护未成年在校健康成长,净化校园风气,给孩子们创造一片宁静的学习环境。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