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最高检:对未达刑责年龄未成年人不能“一放了之”
新京报 记者 王俊 编辑 丁天
2020-05-14 17:08
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公众关注热点,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应强烈,今天(5月14日),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在做客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时表示,对于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涉罪未成年人不能“一放了之”。要推动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


据史卫忠介绍,对于涉罪未成年人,检察机关一方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涉嫌严重犯罪的未成年人依法惩处,保持司法警示。去年1至11月,共批准逮捕2.91万人、起诉3.83万人;对轻微犯罪坚持依法从宽,共不批捕1.50万人、不起诉1.20万人。


另一方面,无论案件怎么处理,坚持把精准帮教贯穿办案始终,通过引入专业力量开展心理干预、家庭教育指导、公益劳动、团建活动等措施。比如前11个月,共对6265名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并加强帮教考察,同比上升9.67%。


据介绍,2019年,689名涉罪未成年人经检察机关帮教后考上了大学。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备受关注,史卫忠表示,当务之急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切实推动发挥专门教育、收容教养等制度的作用,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不能再“一放了之”,促进保护、教育、管束有机统一,同时,积极推动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


新京报记者 王俊

编辑 丁天 校对 赵琳

相关推荐
严惩“多次违反”行为,筑牢未成年人违法防线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14岁违法不再一概不拘留,解读治安管理处罚法涉未成年人条款
时事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三审,为何修改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关条款?
时事
速看!雄安多部门致信新区中小学生
新京号
一个司法社工的视角:未成年人犯罪为何发生、如何预防?
时事
最高检副检察长宫鸣: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要关注案件中的“人”
时事
明确核准追诉条件,对未成年人犯罪不枉不纵 | 新京报社论
观点
邯郸低龄未成年人杀人案判刑出于哪些考虑?专家解读
第一看点
“好风气”何以浸润人心——北京市顺义区“好风气机制建设”实践调研
新京号
新闻8点见丨高空抛物“破局”20年;草本雾化器成电子烟“平替”?
时事
热门评论
7062939146417
7天前
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应该降低
来自火星网友
7天前
关注
k神我们做朋友吧
7天前
说的对,“他还是个孩子”绝对不是借口

新京报报料邮箱:67106710@bjnews.com.cn